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实斋,号少岩。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历主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修《续资治通鉴》,主编《湖北通志》,倡“六经皆史”之说,主张“史学所以经世”,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阐发史学义例,主张编修通史。重视方志修纂,提出修志理论。先后撰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为后世所推重。
在文学理论方面,既反对桐城派之专讲“义法”,也反对袁枚的专讲“灵性”,认为作文应严肃认真,贵有创新,期于用世,反对“不达时世,画蛇添足”、“优伶演剧”、“削足适履”等不良文风,皆为针砭时弊而发。所著除《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外,余多散佚。1922年嘉业堂辑为《章氏遗书》刊行。
为您推荐
刘大櫆,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时曾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皆落选。是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提倡古文,师事方苞。所著《论文偶记》一书,在方苞义法论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文..
李兆洛,中国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李兆洛精舆地、考据、历算、音韵、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
阮元,清代嘉庆道光大臣、学者。字伯元,号芸台。清代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翌年授编修。一年后因学识渊博超擢少詹事,入值南书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到六十年(1795年)八月,提督山东学政,提..
全祖望(1705~1755),中国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返里专事著述。为清代浙东知名史学家。一生贫病而著述不辍,37岁时三笺《困学纪闻》;42岁时补辑《宋元学..
戴名世自称自己的“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南山集》中的《老子论》、《范增论》、《抚盗论》等文章,皆具特识。他认为,文章应以“精、神、气”为主,语言文字为次。他写的传记热情颂扬民族斗争中的忠贞烈士,如《左忠..
汪琬(1624~1691),中国清初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晚年隐居太湖尧峰,世称尧峰先生。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汪琬在散文写作上颇有成就,行文风格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