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①

  袁枚(1716~1798年) ,清代诗人、散文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嘉庆二年(1797年)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中华经典诵读·学生必背与诵读古诗词》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年),清代诗人、散文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四十岁辞官定居江宁(今属南京),筑室小仓山之随园,专事诗文著述。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多数作品抒发其闲情逸致。工文章,善辞赋骈文。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为您推荐

郑板桥后世纪念①

纪念馆   兴化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1993年11月新建馆舍为古典式建筑,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兰竹石大理石壁雕。该..

屈复①

  屈复(1668~1745年),初名北雄,后改为“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亦号金粟老人。陕西蒲城县人。清代关中名诗人。   屈复幼时丧母,入私塾读书。他聪明好学,尤爱诗赋。14岁应县试,18岁开始游历关中名山大川及周秦汉唐..

郑板桥年谱①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岁又失去继..

郑板桥生平简介①

郑板桥①

  郑板桥(1693~1766年),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

沈德潜①

  沈德潜(1673~1769),中国清代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从23岁起继承父业,过了40多年教馆生涯。他热衷功名,从22岁参加乡试起,共参加科举考试17次。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77岁..

查慎行=作品①

  查慎行著有《敬业堂诗集》,分为五十卷,又《续集》六卷,是“编裒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 者。其末卷《往劫集》起于丁未(1727年)七月,其最后一首《枕上偶拈》有序云“七月二十四早”。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