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中国清代诗论家。字星期,号已畦。嘉兴(今属浙江)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 ,世称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诗文集《已畦集》和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
《原诗》分内外两篇,每篇分上下两卷,共4卷。内篇为诗歌原理,其中上卷论诗的发展,下卷论诗的创作。外篇为诗歌批评,主要论工拙美恶。关于诗的发展,叶燮主张文学的进化;关于诗的创作,提出能以“在我”之“才、胆、识、力”,反映“在物”之“理、事、情”。他继承宋人吕本中的活法论,以死法为“定位”,以活法为“虚名”。关于诗的批评,他重质轻文,强调“诗之才调、诗之胸怀、诗之见解”。其诗论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以及辩证法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帮助正统文学继续延展方面颇多可取见解。《原诗》以理论的创造性和系统性居于清代众多诗论专著之上。
为您推荐
彭孙遹(1631—1700年),清代诗人。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今属浙江)人。顺治己亥(1659)进士,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学士。彭孙遹才藻工丽,存诗1500首,多应酬、纪游、..
尤侗,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晚年自号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
钱澄之(1612~1693),中国清代诗人。原名秉镫,字幼光(一作饮光),号田间(别号西顽)。桐城(今属安徽)人。南明唐王时,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时授礼部仪制司主事。永历三年(1649)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吴江起兵抗清,又曾避南明党祸削发..
归庄(1613-1673),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又自号归藏、归来乎、悬弓、园公、鏖鏊钜山人、逸群公子等,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明末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
顾炎武,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亭林镇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世称亭林先生。19岁参加“复社”,遂放弃科举而专务经世致用之学。清兵南下时,曾参加昆山、..
《晚晴簃诗汇》,清诗总集。编者近代徐世昌(1855~1939),字菊人,号弢斋,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在清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入民国,依附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曾在1914年任袁世凯临时政府国务卿,1918年由段祺瑞的“安福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