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①

  演义, 中国小说体裁。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名称出现于元末明初。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的时代。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是章回小说形成的标志。其后,演义小说普遍采用章回形式。演义指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申之意。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演义按鉴”或“通俗演义”字样,以说明是敷演历史故事。后来“演义”的概念逐渐扩大,并不一定都是专指敷演古事的内容。

为您推荐

三国演义成书经过①

  史事→史书→说书话本→小说。   早期章回小说多由众多参与者所合力完成的,比如罗贯中也曾参与施耐庵的水浒传,而三国演义最重要的整理者则是:罗贯中。   整理三国演义者另有毛宗岗。 三国鼎立(史事)  从东汉..

三国演义影响①

  《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故事传说对东亚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最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流传民间,李商隐有《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已出现“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北宋民间说三国..

三国演义内容及特色①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比三国时期远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的100多年的史事, 其间着重描写了大..

三国演义①

三国演义起源与版本①

  三国故事在中国民间流行久远。隋朝《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观看曹操谯溪击蛟的杂戏,唐初,刘知几《史通》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霍四究“说三分”之事。..

《三国演义》①

《三国演义》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开历史小说之先河。全书120回,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风云变幻..

《封神演义》①

《封神演义》 : 继《西游记》之后我国又一部长篇神魔小说经典作品,明陈仲琳(或许仲琳)著。全书100回,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描写了商、周两方神魔斗法的故事。《封神演义》以篇幅巨大、幻想奇特而闻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