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终年七十三岁。
冯梦龙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冯梦桂)弟(冯梦雄)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雄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诗集今也不存,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
冯梦龙从小好读书,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他曾在《麟经指月》一书的《发凡》中回忆道:“不佞童年受经,逢人问道,四方之秘复,尽得疏观;廿载之苦心,亦多研悟。”他的忘年交王挺则说他:“上下数千年,澜翻廿一史。”然而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屡试不中,后来在家中著书。因热恋一个叫侯慧卿的歌妓,对苏州的茶坊酒楼下层生活频繁接触这为他熟悉民间文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他的《桂枝儿》《山歌》民歌集就是在那时创作的。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回到家乡。
在天下动荡的局势中,在清兵南下时,他除了对反清积极进行宣传,刊行《中兴伟略》诸书之外,还以七十高龄,亲自奔走反清大业。冯梦龙是一位爱国者,在崇祯年间任寿宁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
为您推荐
夏完淳(1631-10-04~1647-10-16),明末清初抗清志士、诗人。原名复,明亡后改完淳,字存古,号灵首、灵胥。乳名端哥,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幼聪慧,7岁能诗文,有神童之誉。父夏允彝为东南名士,与陈子龙同为几社创始人。继复社..
袁中道(1570—1626),字小修,宗道、宏道胞弟,“公安派”领袖之一,十岁余作《黄山》、《雪》二赋,人称奇才,16岁考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
中道成年时,两个哥哥都先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以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宗道二弟,“公安派”的主帅,他性格直爽,喜游山水。宏道青、少年时期,在乡塾习读就显露出早熟的文学才华和组织能力。十五六岁时,在县城南结文社,自为社长,咏诗、作文,“社内三十以下..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在清朝末年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元洪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
田汉,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