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论道①

  薛论道(约1531-1600),字谈道,号莲溪居士,河北定兴人,明副将,著名散曲家。幼年,身患重病,致一足残废。论道聪颖过人,8岁能文,喜好谈兵。父母早亡,家贫如洗,遂辍学自读兵书,充实智略。后声誉远扬,京城内外呼之为“刖先生”。许襄毅执掌密云督府,聘论道为参谋。神堂峪有敌情,论道建议,用精兵出战,襄毅纳其策,敌兵十万之众,畏而不敢进犯。从军30年,在抵御外患中屡建奇功,被任命为指挥佥事。万历初(1575年前后),总兵戚继光镇守蓟州,欲放弃黑谷关。论道闻之,力陈不可,但未被采纳。因此,二人主张不合,论道隧弃官归里,称病著书。后被启用,作战于大水谷,论道筑城于关外,人不解其意。后敌人进犯,被骗入城内,死伤无数。论道被擢升三级,加封为副将,后辞退归里。所作散曲,悲歌慷慨,多为抒发怀才不遇、报国受阻的感慨,对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也有揭露。著有《林石逸兴》10卷,有明万历十八年刻本。

  薛论道作品现存小令1000首,最富于特色的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描写在“惊沙带雪”、寥阔苍茫的边庭,久戍思乡、但又决心捍卫祖国的忠勇将士。在边患严重的明代,在充满脂粉和烟霞气的散曲中,薛论道的作品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为您推荐

王思任①

  王思任(1575~1646),字季重,号谑庵、遂东,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聪颖,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一生三仕三黜,五十年内有一半闲居在野。曾三次出任知县,也担任过袁州推官、刑部及工部主事等职。鲁王监国时任礼部尚书。清顺治..

张岱①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

张溥①

  张溥,中国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幼年勤奋好学。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名复社,兴复古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是东林..

冯惟敏①

徐霞客地理学成就①

对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且有方向、高度、宽度和深度的记载,成因的论述,指出一..

茅坤①

  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花林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青阳、丹徒知县,因救灾有功,升礼部主事。改任吏部稽勋司。后贬为广平通判。又调任广西兵备佥事。   茅坤性喜谈兵,熟悉军事,曾协..

徐霞客生平①

  北宋末开封府尹徐锢之后,建炎四年(1130年)迁居浙江,十三世的高祖父徐经是江阴巨富,“膏腴连延,货泉流溢”,弘治十二年因“会试舞弊案”,与唐寅一起涉案下狱。徐经作《贲感集》以自明,后抑郁死。父亲徐有勉有兄弟6人,王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