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明末旅行家兼地理学家、散文家。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自幼“特好奇书”,欲“问奇于名山大川”。
21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甚至饥食草木之实,进行实地考察。历尽艰险,足迹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成为中国历史上以旅行考察为毕业事业的第一人。他的出游大致以1636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巅,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宕山(今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17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与记述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写有《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
每到一地,徐霞客便把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记录下来,他死后由他人整理,定名《徐霞客游记》。这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徐霞客去世后,原稿散佚,后由季梦良等编次,于崇祯十五年(1642)形成最早的游记抄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他的幼子李寄(因育于李氏从姓)据多种抄本整理,并补入《游太华山记》、《游颜洞记》和《盘江考》诸文,形成散佚后第一次较为完整的抄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距徐霞客之死135年,始由霞客族孙徐镇根据杨名时、陈泓等人的抄本校订刊刻出版,是为最早的刊本。此后重要的刊本有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本、1928年丁文江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和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等。初步统计,游记的手抄本和刻印本达30余种。其中褚绍唐、吴应寿整理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系据新发现的清初季梦良原始抄本和霞客孙徐建极抄本,以及乾隆四十一年刊本等10多种抄本和刊本整理而成,共62万多字,存有日记为1,050天,比原流行的旧刊本多14万字、日记158天。全书包括名山游记(占7%)、西南游记(占91%)、专题论文和诗文(占2%),描述的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知识,尤以地貌、水文、植物等内容为多,也是最富有地理学价值的部分。它既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最具文学价值的游记。全书据实写景记事,工笔细密,辞藻丰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