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宗道二弟,“公安派”的主帅,他性格直爽,喜游山水。宏道青、少年时期,在乡塾习读就显露出早熟的文学才华和组织能力。十五六岁时,在县城南结文社,自为社长,咏诗、作文,“社内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袁中道《行状》)。17岁应童试入学,所作诗文已集子,长诗《古荆篇》,讽谕神宗皇帝对著名宰相张居正“刻薄寡恩”(张死后被抄家毁墓),更表现其胆识过人。1588年(万历十六年),他参加乡试,主考官“见其后场,出入周、秦间,急拔之”(见《行状》)。第二年考进士落第回家,与因公归里的哥哥宗道朝夕切琢学问。1590年(万历十八的)春,李贽到公安游览,三袁兄弟及举业师王以明等前去拜访,求救解惑。次年,宏道又去麻城龙湖拜访李贽,“大相契合”。李贽赠诗道:“诵君《金屑》句,执鞭亦忻慕。早得从君言,不当有老苦”(见《行状》)。宏道对李贽更为倾服,题诗颂道:“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留居三月有余,李贽送他回武昌,才依依而别。1952年(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第二年,他又与兄宗道、弟中道同去向李贽求教学问,其思想及诗文,“至是浩浩焉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壑,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有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盖天盖地,如象截急流,雷开蛰户,浸浸其未有涯也”(见《行状》)。
1593年(万历二十三年)3月,他出任吴县(今属江苏)县令。当时吴县是江南人文荟萃之地,他把衙门作为雅集场所,广结文人学士,并首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见《叙小修诗》)的文学主张。他的行为引起上司不满,责问道:“你的衙门里,怎么尽多的是喝酒、做诗、弹琴三种声音?”宏道针锋相对地答道:“贵衙门里,也尽多三种声音:算盘声、天秤声、打板子声”(见冯明之:《中国文学史话》)。其时他一上任,就“清额外之征凡巨万”,准许人告发官吏的不法行为,还清查匿名诬告之徒,做到赏罚严明。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县令之职。获准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均见《行状》)宏道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与公安派的作家陶望龄、黄辉、江进之、曾可前、雷思霈等人,作诗论文,互相唱和,进一步阐述文学革新主张。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他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和宗道、中道及部分“公安派”作家,在北京城西崇国寺组织“蒲桃社”,谈诗论文,游览山水,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宗道不幸病逝后,他悲痛不已,于是告假归里,在公安县城外西南(现在斗湖堤郊区)柳浪湖滨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宏道在长辈和亲友的督促下,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着力整顿吏治,将一贯鬻爵的猾吏送刑部治罪,制定和健全考核官吏的条例制度,忠直的老臣都叹服“今得公(宏道)矣、国家之福也”(均见《行状》)!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宏道被子派往陕西任主考官,对“以避嫌”、“不过搜求”而“落选”的考卷重新复查,纠正了考官们阅卷的舞弊行为,结果录取人才居全国第一。事毕以后览骊山,游嵩山,登华山。第二年春天,获假南归,在离开京城时,上书吏部尚书孙丕扬,建议对内辨别忠奸,荐用贤能;对外选派良将,加强边防。返里后,在沙市置一“砚北楼”居住。“砚北”取唐代作家段成式“杯沥之余,常居砚北”之意。同年九年初六日因病去世,终年43年。人们在他“囊中仅得五十金,稍乞货,当物,市棺,吏部郎之清如此”(袁中道《游居柿录》)。
宏道的文学主张,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答李元善》),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他称赞“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是“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带头写民歌。还重视小说、戏曲、民间曲调等通俗文学,认为这是“古之至文”,说《水浒》比起《史记》来,“文学益奇变”。清初诗人钱谦益说:“中郎之论出,王李之云雾一扫,天下之文人才士,始知疏瀹心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泽之病,其功伟矣(《列朝诗集小传?袁稽勋宏道》)。
他的作品,现传世的有诗歌1700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轻俊,自成一家。“公安派“作家江盈科写道:”中郎所叙佳山水,并其喜怒动静之性,无不描画如生,譬之写照,他人貌皮肤,君貌神情”(《解脱集序二》)。晚明散文家张岱说:“古人记山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寓山注跋》),这代表了人们对他山水游记的恰当评价。他的文学革新理论及文风,而且影响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三十年代的文学界还出现过“袁中郎热”。虽然一度被有的文人“画歪了脸孔”(鲁迅语),但很快得到了鲁迅的纠正。他说:“中郎正是一个关心世道,佩服方巾气人物的人”(均见《且介亭杂文二集?招贴即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一部分作品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局限于描写自然景物及身边琐事,抒发士大夫阶级的闲情逸致,表现了复杂的消极思想。
袁宏道的著作版本很多,后人将他的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建国后有钱伯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