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①

  王九思,中国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正德四年(1509)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同年秋,以刘瑾党羽罪名被贬为寿州同知。次年,因同样原因被勒令离职。作品有诗文《渼陂集》、《渼陂续集》,散曲《碧山乐府》、《南曲次韵》,杂剧《杜甫游春》等。王九思的诗歌主要写他仕途失意后的怨怅之情,时时流露出“相权操白刃,谗口叹青蝇”(《朱仙镇谒岳王庙》)的感慨。也有少数接触社会问题的诗篇,如《卖儿行》、《马嵬废庙行》、《孤儿吟》,或叙村媪卖儿的惨状,或述宦官气焰的嚣张,或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有一定现实意义。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模拟痕迹较重,有些诗从语言到意境,就如汉魏、杜诗的赝制品。但他才情烂漫,有些诗语言绮丽,抒发情怀细腻。王九思的杂剧《杜甫游春》描写杜甫春天闲游长安的感受,剧中痛责了奸相李林甫的罪恶,揭露了“昏子谜做三公”的荒唐现实,下决心拒绝征召,乘槎渡海,去过隐居生活。剧中杜甫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他是借杜甫之口,倾吐自己的愤懑。王九思还有一折杂剧《中山狼》,明代单折杂剧一般认为从它始。该剧主题与康海《中山狼》相类似。王九思散曲存套数10余首、小令百数十首。其曲作多数是对现实表示不满,通过寄情山水,发泄自己的牢骚。虽然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怀,境界狭窄,但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他的散曲秀丽雄爽,但有时曲作过于粗豪,精思不足。

  王九思聪明好学,青少年时代热衷于功名,才识过人。弘治九年(1496)会试进士登第,授翰林检讨。参与修撰《孝宗实录》,荣获褒奖与赏赐。后调吏部,为考功郎中,在翰林院充任经筵讲官。

  正德五年(1510),宦官刘瑾因专权乱政,贪赃枉法被处死。王九思以“刘党之嫌”被贬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同知。任职期间,他明断讼狱,修渠设防,振兴文风,政绩卓然。正德六年(1511),又以刘瑾余党罢官回乡。

  明代永乐至弘治年间,社会比较安定,文学创作上出现了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代圣贤立言”的作品。弘治年间,康海、李梦阳、何景明等发起了扭转文风的文学改革运动,王九思与他们一起,树起复古的旗帜,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反对华丽、虚浮的台阁体和茶陵派文风,成为“前七子”文学集团成员之一。王九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曲剧创作上。他43岁时罢官回乡,此前以诗文为主,此后则以戏曲为主。与康海为同乡挚友,同样郁郁不得志,他俩寄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田园之乐。游历关中名山大川,,探访古迹名刹,创作了大量散曲作品。大多宣扬安贫乐道,及时行乐的闲适之作,但也有部分作品反映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及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王九思还编写了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剧本。如杂剧《杜甫游春》,借此痛骂李林甫之辈嫉贤妒能、专权误国的罪恶,王多才多艺,还精通音律,他同康海一起将所作词谱成曲子,组织乐班进行演唱,对古老秦腔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王九思,关心人民疾苦,曾倡议并主持修建了涝河大桥,便利了乡民的交通。

  晚年的王九思,家境日益贫困,过着艰难的日子。嘉靖二十四年(1545),户县渼陂镇石桥修复完工,那时他已年逾古稀,非常兴奋,写了《渼陂镇石桥修复记》。嘉靖三十年(1551),穷困潦倒的王九思结束了他戏剧性的一生,终年84岁。王九思的著作有诗文《渼陂集》、《渼陂续集》,散曲集《碧山乐府》、杂剧《杜甫游春》、《中山狼院本》及《户县志》等。

为您推荐

马中锡①

  马中锡,(约1446~约1512),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曾任刑科给事中、大理右少卿、兵部侍郎等职。为人刚直,因得罪宦官和贵戚被削职入书狱。马中锡长于散文。他能不依..

文徵明①

  文徵明,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仕宦之家,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等人。少时即负盛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李东阳①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

刘基①

刘基简介①

  刘基,字伯温,祖籍山西平遥朱坑人。先祖避乱移居浙江青田。刘基幼聪颖好学,塾师极器重。元至顺年间(1330—1332)中进士,任高安县丞。清廉正直,博通经史。行省征召,不应。后任江浙儒学副提举。   元至正八年(1348),方..

明诗综①

  《明诗综》,明代诗歌总集。100卷。清代朱彝尊选编,其友人汪森、朱端、张大受、钱炌等人分卷辑评。录存明代诗人3400余人的作品。朱氏意在成一代之书,故求全图备,自洪武至崇祯历朝作者大致网罗无遗,除重要诗家如刘基等..

高启①

  高启(1336~1374),中国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明洪武元年(1368)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元史》。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厌倦朝政,不慕功名利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