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诗题与背景:

  《新秋》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新秋,初秋。


  此诗不见于杜甫集中,《全唐诗》亦未收此诗。所能见到的几种《千家诗》版本俱有此诗,标明为杜甫作。究竟是杜甫佚诗或是他人之作混入,不可考知。但此诗章法周密,体物细致,遣词相当准确,以及末联的感慨,都颇似杜甫七律的一贯作风。唯有颈联“残月”与“暮空’的对仗,似有可疵议处。“残 月”是后半夜所见,而“暮空”显然指夜幕初降之时。


逐句释义: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向晚时候)火云般的落霞尚未归岫,我斜靠在枕头上惊觉到一片梧桐落叶落下带来新秋的凉风。
  火云:彩云,一说是火烧云。
  敛:收起;收住。
  欹(qī):斜倚,斜靠。
  一叶风:秋风。传说立秋时节,梧桐就要落下一片叶子,后人以此指代秋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几处园林都在萧瑟的秋风里(景象萧条),谁家的捣衣声飘在寂静空旷的黄昏里。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砧,捶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
  寂寥:寂静空旷。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蝉声断断续续在残月下悲鸣,萤火忽高忽低在暮空中闪动。
  萤焰:萤火。
  暮空:傍晚的天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我做了一篇经世的文章(或诗)指望再到金马门去献给朝廷,怎奈夜深了只好搔搔自己的头,慨叹我那似飞蓬的人生。
  金门:汉代宫殿门,又叫金马门,学士待诏处。此处代指朝廷。
  搔首:用手抓头。
  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枯萎后根断遇风飘飞。这里比喻作者漂泊的身世。

《新秋》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新秋的抒情诗。描写了新秋季节的物候特征,表露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就的苦闷心情。


  首联“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写季节变换的细微和难以觉察。天上“火云”峥嵘,尚未散尽,云峰仍在变幻着各种形态,而凉风却卷着落叶来了。第二句写秋天毕竟临至,倚枕横卧,突然感到伴随着有一片木叶落下一股略带凉意的风吹来。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作者敏感地觉察出秋天到来了。


  颔联“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细写新秋。因为是新秋,所以园林不是处处萧瑟,而仅仅是“几处”。“谁家砧杵寂寥中”句写所闻。同样的原因,“谁家”便与家家不同,若是深秋,便是 “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砧杵之声响成一片了。


  颈联“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出句再写所闻。蝉鸣于盛暑,入秋则鸣声转哀,故曰“断续”,又其声凄切,故曰“悲”。后句再写所见。俗云“腐草化萤”,入秋则萤始见。“高低”二字描摹萤飞之状可谓工细。以上三联皆承题写“新秋”,至此题意已经写足。


  尾联“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转入抒情。节候更改,引起作者迟暮之感,所以此处一作转折,并不突兀。作者仍想有所作为,但怎奈首如飞蓬何?“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此处代指朝廷。“飞蓬”,年岁迟暮,头发稀疏,难以梳理,如飞蓬状。功名未就,心有苦衷,眼看夏去秋来,难免有时不我待之感。所以深夜搔首,感叹不已。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新年作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诗题..

新五代史体例①

  《新五代史》其中的列传实为“类传”,采用类比方式,最有特色,有:《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然其《死节传》仅凑得三人,《死事传》..

新嫁娘词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新嫁娘/新嫁娘词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诗题与背景:   《新嫁娘》是唐代诗人王建所..

新五代史目录①

新五代史评价①

  顾炎武、钱大昕等学者对《新五代史》都有批评,认为欧阳脩迂腐,既著史书,却不重视史实的探讨,好发议论,爱说空话,读来令人生厌。章学诚讥称:“只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如何可称史才?”   宋人亦对欧阳脩的史学有所批评。《..

新五代史概述①

  尹洙与欧阳修打算合撰《新五代史》,但因史观不同而作罢,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书,原名《五代史记》。因为私撰,故藏于家。脩卒,家人上呈于朝廷。   乾隆时,因薛居正《..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唐·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