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钱大昕等学者对《新五代史》都有批评,认为欧阳脩迂腐,既著史书,却不重视史实的探讨,好发议论,爱说空话,读来令人生厌。章学诚讥称:“只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如何可称史才?”
宋人亦对欧阳脩的史学有所批评。《宋稗类钞》中引刘敞“好个欧九,极有文章,可惜不甚读书”之语,《苕溪渔隐丛话》亦引王安石的“欧九不学”的话。一日,刘攽问欧的弟子焦千之说《新五代史》有为韩通立传吗?焦说没有,刘攽大笑说:“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
但王鸣盛高度评价《新五代史·职方考》:“五代土地,梁为最小,晋、汉差大,周又大,而唐为最大……观欧《职方考》自明,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此则欧公笔力非薛《史》所能及。”赵翼亦称“卷跌虽不及薛史之半,而订正之功倍之”。
章太炎评《新五代史》:“欧阳脩作《五代史记》,自负上法《春秋》,于唐本纪大书契丹立晋,为通人所笑。此学《春秋》而误也。《春秋》书法,本不可学,‘卫人立晋’云者,晋为卫宣之名,今契丹所立之晋,国名而非人名。东家之颦,不亦丑乎?”是故《新五代史》以文学价值见长,并不能取代以史学价值为主的《旧五代史》。
当时学者吴缜撰《五代史纂误》三卷,是纠举《新五代史》谬误的专著。清代吴兰庭撰《五代史记纂误补》六卷,乃吴缜《纂误》之续作。彭元瑞、刘凤诰有《五代史记注》。
为您推荐
本纪
梁本纪第一 - 太祖上
梁本纪第二 - 太祖下
梁本纪第三 - 末帝
唐本纪第四 - 庄宗上
唐本纪第五 - 庄宗下
唐本纪第六 - 明宗
唐本纪第七 - 闵帝 废帝
晋本纪第八 -..
顾炎武、钱大昕等学者对《新五代史》都有批评,认为欧阳脩迂腐,既著史书,却不重视史实的探讨,好发议论,爱说空话,读来令人生厌。章学诚讥称:“只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如何可称史才?”
宋人亦对欧阳脩的史学有所批评。《..
尹洙与欧阳修打算合撰《新五代史》,但因史观不同而作罢,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书,原名《五代史记》。因为私撰,故藏于家。脩卒,家人上呈于朝廷。
乾隆时,因薛居正《..
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第一位提倡白话文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
鉴别与评价工具书对于读者以及编纂、出版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可从6个方面对一部工具书进行鉴别与评价:(1)权威性,如编纂部门的学术地位、声誉;主编的经历和学术造诣;撰稿人的专长和学术素养;编辑的资历和编辑水平等..
歌德很早就享有盛名,但是他生前的荣誉主要建立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第一部上,他后期的作品往往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的抒情诗集《西东合集》在他逝世后几十年内第一版还没有售完。《浮士德》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