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古代中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54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欧阳修撰,是唐代以后唯一私修正史。原名《五代史记》,为与薛居正撰《五代史》相区别,故称《新五代史》。共74卷,内纪12卷,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薛居正之书系五代分叙,该书则将五代融而为一。其本纪连叙五代,诏令全删去,事迹简净。传皆用类传,有家人、死节、死事、一行、唐六臣、义儿、伶官、杂传等传目,多为此书创立。关于典章制度,只有司天(即天文志)、职方(即地理志)二考,较简略。全书仿效春秋笔法,多所褒贬。突出尊王思想:强调君臣、父子封建秩序。
《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五代史阙文》、《唐余录》、《九国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更加翔实。如王景仁、郭崇韬、安重诲、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顗、崔税、吕琦、杨渥等传内容都有补强。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新五代史》文字简洁流畅,并兼采小说、笔记资料,补充了薛史之缺,有一定史料价值,可与薛史互相参考。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明令立该书于学官,从此大行于世。书原有徐无党注,多发挥义例。宋吴缜撰《五代史纂误》,为纠举《新五代史》谬误的专著,原本已佚,今辑存3卷。清彭元瑞、刘凤浩有《五代史记注》,引书200余种,皆可作此书的补充和订正。
《新五代史》阅读: 新五代史·目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