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扩展80首①

参见:唐诗三百首、唐诗一百首、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扩展80首》目录


补1.归田园居 其三 (晋)陶渊明

补2.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补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4.蜀中九日 (唐)王勃

补5.中秋月 其二 (唐)李峤

补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7.田园乐 其六 (唐)王维

补8.杂诗(君自故乡来) (唐)王维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9.山中送别 (唐)王维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10.少年行 其一 (唐)王维


补11.送友人 (唐)李白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12.从军行 其二 (唐)李白

补13.客中行 (唐)李白

补14.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补15.塞下曲 其一 (唐)常建

补16.劝学 (唐)颜真卿

补17.前出塞 其六 (唐)杜甫

补18.绝句漫兴 其七 (唐)杜甫

补19.八阵图 (唐)杜甫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2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21.秋夜寄丘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22.秋词 其一 (唐)刘禹锡

补23.浪淘沙 其一 (唐)刘禹锡

补24.浪淘沙 其七 (唐)刘禹锡

补24.浪淘沙 其八 (唐)刘禹锡

补2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补26.遗爱寺 (唐)白居易

补2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补28.早梅 (唐)柳宗元

补29.赤壁 (唐)杜牧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30.长安秋望 (唐)杜牧


补3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32.贾生 (唐)李商隐 《唐诗三百首》选录

补33.溪上遇雨 其二 (唐)崔道融

补34.山园小梅 其一 (宋)林逋

补35.题花山寺壁 (宋)苏舜钦

补36.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补37.琴诗 (宋)苏轼

补38.海棠 (宋)苏轼

补39.登快阁 (宋)黄庭坚

补40.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其一 (宋)黄庭坚


补41.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补42.书愤 其一 (宋)陆游

补43.初夏睡起 其一 (宋)杨万里

补44.己亥杂诗 其五 (清)龚自珍

补45.赠梁任父同年 (清)黄遵宪

补46.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补0.迢迢牵牛星 (南朝)《古诗十九首》


补0. (宋)佚名




又补:

1.题金陵渡 (唐)张祜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3.送上人 (唐)刘长卿

4.听蜀僧濬弹琴 (唐)李白

5.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6.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7.花影 (宋)苏轼

8.野步 (宋)周密

9.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9.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9.梅花绝句二首 其一 (宋)陆游

9.江上 (宋)王安石

9.赤日炎炎似火烧 (宋)宋朝民歌(摘自《水浒传》)

9.丰乐亭游春 其三 (宋)欧阳修

9.画眉鸟 (宋)欧阳修

9.陶者 (宋)梅尧臣

9.寒菊 (宋)郑思肖

9.村晚 (宋)雷震

9.雪梅 其一 (宋)卢梅坡




9.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9.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9.早梅 (明)道源

9.画鸡 (明)唐寅


9.安宁道中即事 (清)王文治



9.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10.早梅 (唐)张谓

1.官仓鼠 (唐)曹邺

1.长干行(节选) (唐)李白

1.长干行 (唐)崔颢

1.春雪 (唐)韩愈

1.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1.咏风 (唐)虞世南

1.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甫

1.绝句(江碧鸟逾白) (唐)杜甫

1.题乌江亭 (唐)杜牧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1.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先秦)

2.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3.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5.从军行 (唐)王昌龄

6.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7.秋浦歌 其十四 (唐)李白

8.秋浦歌 其十五 (唐)李白

9.夜宿山寺 (唐)李白

10.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13.望岳 (唐)杜甫 入选《唐诗三百首》

14.春望 (唐)杜甫 入选《唐诗三百首》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入选《唐诗三百首》

16.赠花卿 (唐)杜甫

17.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入选《唐诗三百首》

18.江畔独步寻花 其六 (唐)杜甫

19.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20.暮江吟 (唐)白居易


21. (唐)白居易

22.浪淘沙 其二 (唐)白居易

2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24.送灵澈 (唐)刘长卿 入选《唐诗三百首》

25.寒食 (唐)韩翃 入选《唐诗三百首》

26.竹枝词二首 其一 (唐)刘禹锡

27.乌衣巷 (唐)刘禹锡 入选《唐诗三百首》

28.秋夕 (唐)杜牧 入选《唐诗三百首》

29.泊秦淮 (唐)杜牧 入选《唐诗三百首》

30.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唐)杜牧


31.寄杨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32.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3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入选《唐诗三百首》

34.嫦娥 (唐)李商隐 入选《唐诗三百首》

35.竹里馆 (唐)王维 入选《唐诗三百首》

36.鸟鸣涧 (唐)王维

37.相思 (唐)王维 入选《唐诗三百首》

38.小松 (唐)杜荀鹤

39.塞下曲 其二 (唐)卢纶 入选《唐诗三百首》

40.乞巧 (唐)林杰


41.牧童 (唐)吕岩

42.秋思 (唐)张籍

43.江南曲四首 其三 (唐)储光羲

44. (唐)罗隐

45.少年行四首 其三 (唐)令狐楚

46. (唐)虞世南

47.逢入京使 (唐)岑参 入选《唐诗三百首》

48.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 (唐)李贺

49.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50.菊花 (唐)元稹


51.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5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5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5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55.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56.梅花 (宋)王安石

57.江上 (宋)王安石

5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其五 (宋)杨万里

59.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60.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其二 (宋)杨万里


61.游山西村 (宋)陆游

6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二 (宋)陆游

6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64.赠刘景文 (宋)苏轼

6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6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67.春日偶成 (宋)程颢

68.蚕妇 (宋)张俞

69.观书有感 (宋)朱熹

70.咏华山 (宋)寇准


71.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72.天净沙·秋思 小令 (元)马致远

73.天净沙·秋 小令 (元)白朴

74.朝天子·咏喇叭 小令 (明)王磐

75.明日歌 (明])钱鹤滩

补.今日歌 (明)文嘉

76.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77.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78.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79.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80.论诗五首 其二 (清)赵翼




为您推荐

滇西傣族与汉族地区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象的比较

  1. 起步阶段。由于民族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对汉字书法教育的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前文所述,该地区的孩子在入学前大都使用傣语交流,因此入学后学习汉字较为吃力。该地区的教师需使用双语(傣语和汉语)..

滇西傣族与内地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观念的比较

  1. 滇西傣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性,教学观念陈旧,汉字书法教育仍停留在能听会写的阶段;刻板生硬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育发展滞后;加上书法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汉字书法教育几乎少有作为。   2.内地小学素质教育起步早[..

对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展望

  各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令民族区域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时,要重视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的结合。   1. 做好滇西傣..

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环境因素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是提升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挖掘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内涵,创造符合小..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①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中小学生系列读物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学习软件 网络版 手机版 App   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2018年9月25日发出的《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语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