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其他①

一年级

1 一去二三里 邵康节

2 咏鹅 骆宾王

3 伤农 郑邀

4 风 李峤

5 江南 汉乐府

6 静夜思 李白

7 咏华山 寇准

8 画鸡 唐寅

9 示儿 陆游

10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11 劝学 颜真卿

12 鹿柴 王维

13 寻隐者不遇 贾岛

14 海人谣 颜仁郁

15 早发白帝城 李白

16 江上渔者 范仲淹

17 舟夜书所见 査慎行

18 赠汪伦 王维

19 夜宿山寺 李白

20 夜雪 白居易


21 剑客 贾岛

2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23 病牛 李纲   

24 扬子江 文天祥

25 江雪 柳宗元

26 雪梅 卢梅坡   

27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28 人日思归 薛道衡   

29 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30 村居 高鼎


31 春晓 孟浩然

32 游园不值 叶绍翁

33 题临安邸 林升

34 马诗 李贺   

35 所见 袁枚

36 渡汉江 宋之问   

37 清明 杜牧

38 蚕妇 张俞

39 赠花卿 杜甫

40 小池 杨万里


41 池上 白居易

42 幼女词 施肩吾

43 官仓鼠 曹邺 !!

44 悯农 其二 李绅

45 山亭夏日 高骈   

46 就义诗 杨继盛

47 八阵图 杜甫

48 哥舒歌 西鄙人   

49 大风歌 刘邦   

50 垓下歌 项羽   

二年级

1 一字诗 陈沆

2 望庐山瀑布 李白

3 蜂 罗隐

4 赠刘景文 苏轼

5 小儿垂钓 胡令能

6 长干行(节选) 李白

7 听弹琴 刘长卿

8 长干曲(其二) 崔颢

9 暮江吟 白居易   

10 山行 杜牧


11 山中送别 王维

12 村夜 白居易

13 回乡偶书(其一) 贺知章

14 江村即事 司空曙   

1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7—9)

16 秋词 刘禹锡 (7—9)

17 秋浦歌(其十四) 李白

18 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 袁枚

19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20 春雪 韩愈   

【注】春雪 刘方平   


21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22 稚子弄冰 杨万里

23 梅花 王安石

24 春近 黄庭坚

25 春愁 丘逢甲 !!!

26 出塞 王昌龄

27 元日 王安石

28 春雪(东方虬) 东方虬

29 绝句 杜甫

30 相思 王维


31 画鸭 揭傒斯

32 江南春 杜牧

33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34 社日 王驾

35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36 题都城南庄 崔护

37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8 溪居即事 崔道融   

39 杂诗 王维

40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41 村晚 雷震

42 兰溪棹歌 戴叔伦   

43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44 画眉鸟 欧阳修

45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46 陶者 梅尧臣

47 悯农(其一) 李绅

48 凉州词 王翰

49 塞下曲 卢纶

50 敕勒歌 北朝民歌

三年级

1 山中问答 李白

2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4 别董大 高适

5 金缕衣 无名氏

6 游子吟 孟郊

7 望天门山 李白

8 陇西行 陈陶 (7—9)

9 枫桥夜泊 张继

10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9)


11 夜书所见 叶绍翁

12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13 峨眉山月歌 李白

14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7—9)

15 山中 王勃   

16 登鹳雀楼 王之涣

17 蝉 虞世南

18 嫦娥 李商隐

19 泊秦淮 杜牧

20 长干曲 崔颢


21 贾生 李商隐 (7—9)

22 复台 郑成功

23 燕九竹枝词 孔尚任

24 小松 杜荀鹤   

25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26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27 咏柳 贺知章

28 初春小雨 韩愈

29 春日 朱熹

30 雨晴 王驾


31 乌衣巷 刘禹锡

32 南园 李贺 (7—9)

33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志南

34 闺怨 王昌龄 !!4

35 伤田家 聂夷中

36 春残 李清照

37 送春 王令 !!5

38 行宫 元稹   

39 清明(清明正是落花时) 金圣叹

40 送上人 刘长卿


41 辛夷坞 王维

42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43 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

44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45 约客 赵师秀

4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47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48 乞巧 林杰

49 题乌江亭 杜牧 (7—9)

50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四年级

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7—9)

2 定风波 苏轼

3 使至塞上 王维 (7—9)

4 题西林壁 苏轼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6 宿建德江 孟浩然   

7 画菊 郑思肖   

8 独坐敬亭山 李白

9 观猎 王维

10 己亥杂诗 龚自珍


11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   

12 登岳阳楼 杜甫 (10—12)

13 望洞庭 刘禹锡

14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7—9)

15 黄鹤楼 崔颢 (7—9)

16 鲁山山行 梅尧臣 (7—9)

17 赤壁 杜牧 (7—9)

1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7—9)

19 渡荆门送别 李白 (7—9)

20 樵夫(萧德藻诗) 萧德藻


21 白梅 王冕   

22 碛中作 岑参

23 次北固山下 王湾

24 卜算子·咏梅 陆游

25 问刘十九 白居易   

26 渔歌子 张志和

27 春望 杜甫 (7—9)

2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29 春游湖 徐俯

30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1 春日偶成 程颢 !!!

32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3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34 浪淘沙·怀旧 李煜

35 蚕妇吟 谢枋得

36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37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38 游山西村 陆游

39 登科后 孟郊 !!!

40 忆江南 白居易


41 寒食 韩翃

42 乡村四月 翁卷

43 三衢道中 曾几

44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

45 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 无名氏

46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47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48 从军行 杨炯 (7—9)

49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

50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五年级

1 秋思 张籍

2 秋风引 刘禹锡

3 舟过安仁 杨万里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5 秋夕 杜牧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7 蜀中九日 王勃

8 浪淘沙 刘禹锡

9 过三闾庙 戴叔伦 !!!

10 霜月 李商隐 !!!


11 三五七言 李白

12 野望 王绩 (7—9)

13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7—9)

14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7—9)

15 长相思 纳兰性德

16 重别周尚书 庾信

17 墨梅 王冕

18 菩萨蛮 韦庄

19 燕子矶口占 史可法

20 客中行 李白


2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7—9)

22 寒夜 杜耒

23 对酒 秋瑾

24 送别 王维 !!! !!!

25 立春偶成 张栻

26 新雷 张维屏

27 泊船瓜州 王安石

28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29 春日 秦观

30 夜直 王安石


3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7—9)

32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7—9)

33 旅夜书怀 杜甫 (10—12)

34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7—9)

35 如梦令 李清照 (7—9)

36 北陂杏花 王安石 !!!

37 牧童 吕岩

38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39 月夜 刘方平 (7—9)


40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41 花影 苏轼

42 离思 元稹 (7—9)

43 石头城(刘禹锡诗) 刘禹锡

44 题李凝幽居 贾岛

45 长歌行 汉乐府

46 前出塞 杜甫

47 采莲曲 王昌龄

48 过华清宫 杜牧 (7—9)

49 少年行 王维

50 归园田居 陶渊明 (7—9)

六年级

1 鸟鸣涧 王维

2 竹石 郑燮

3 子夜吴歌 李白 !!!

4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5 七步诗 曹植

6 相见欢 李煜 (7—9)

7 石灰吟 于谦

8 山居秋暝 王维 (10—12)

9 江村晚眺 戴复古

10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11 菊花 元稹

12 饮酒·其五 陶渊明

13 天净沙·秋 白朴

14 诉衷情 陆游

15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6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7—9)

17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龚自珍

18 明日歌 钱福

19 营州歌 高适

20 月夜 杜甫 (7—9)


21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7—9)

22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7—9)

23 采薇

2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25 终南望余雪 祖咏 !!!

26 城东早春 杨巨源

2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7—9)

28 望岳 杜甫 (7—9)

29 湖上 徐元杰

30 村行 王禹偁


31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

32 东马塍 朱淑真

33 春夜喜雨 杜甫

34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35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36 戏答元珍 欧阳修

37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38 论诗五首(其二) 赵翼 !!!

3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40 马上作 戚继光


4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4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4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44 赠别(其二) 杜牧

45 夏日绝句 李清照

46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47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7—9)

48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7—9)

49 慈仁寺荷花池 何绍基

50 满江红 岳飞 (10—12)

参考

  •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小学生必背75首
  •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 全唐诗
  • 诗词名句
  • 其他名篇

为您推荐

滇西傣族与汉族地区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象的比较

  1. 起步阶段。由于民族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对汉字书法教育的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前文所述,该地区的孩子在入学前大都使用傣语交流,因此入学后学习汉字较为吃力。该地区的教师需使用双语(傣语和汉语)..

滇西傣族与内地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观念的比较

  1. 滇西傣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性,教学观念陈旧,汉字书法教育仍停留在能听会写的阶段;刻板生硬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育发展滞后;加上书法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汉字书法教育几乎少有作为。   2.内地小学素质教育起步早[..

对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展望

  各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令民族区域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时,要重视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的结合。   1. 做好滇西傣..

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环境因素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是提升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挖掘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内涵,创造符合小..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①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中小学生系列读物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学习软件 网络版 手机版 App   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2018年9月25日发出的《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语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