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门寺阁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诗题与背景:

  《宿云门寺阁》是唐代诗人孙逖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一作《云门阁》。《千家诗》收录此诗。云门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始建于晋安帝时,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从杜甫诗“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来看,此寺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盛唐文儒孙逖曾夜宿此寺,此诗即为他在旅途中夜宿寺阁有感而作,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云门寺阁,指云门寺内的阁楼。


逐句释义: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云门寺座落在东山之下,这里烟雾缭绕,香花芬芳,是那样幽静和超凡脱俗。
  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云门寺阁,诗人夜宿之处。
  东山:云门山的别名。
  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这里指尘世之外,是将这里与外界相对而言。象,即景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阁上悬灯见夜色中千嶂壁立,卷起帘幔(又觉得一股凉气)好似五湖的秋风到来。
  千嶂(zhàng):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样的山。
  卷幔(màn):卷起帐幕或帘子。
  五湖:太湖的别名。《文选·郭璞〈江赋〉》:“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

  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古老壁画上还剩有鸿雁,斗牛星宿好似近在的纱窗外。
  画壁:绘有图画的墙壁。
  余:留存。一作“飞”。
  纱窗:糊有细密纱网的窗子。
  斗(dǒu)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此处形容云门寺之高。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更疑惑上天的路就在眼前,在梦中(我)踏着白云在天上遨游。
  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宿云门寺阁》题图
作品赏析:

  此诗以浪漫的笔调写出夜宿云门寺的感受。首联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点出云门寺的所在,并写出其环境氛围;颔联写在阁上远眺的景象;颈联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尾联写入梦后的情景。


  全诗章法严谨,从时间上看,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从空间上看,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实境写到虚境,全力衬托寺院的高古,结构上颇见匠心。


  首联“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以写意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这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颔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到达宿处后在阁上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秋景。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悬灯”、“卷幔”是实写,而“千嶂夕”、“五湖秋”则是虚写。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这两句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不凡气派。“五湖”历来说法很多,这里当泛指太湖等五个湖泊所在的吴、越一带地方,“卷幔五湖秋”意思是说夜风吹来时令人感到一丝寒意,仿佛这里已到了秋天似的。


  颈联“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可见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像是诱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古”与“高”的特色。


  尾联“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写入梦后的情景。“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一个“疑”字,写尽了入梦前那种似是而非,迷离恍惚的心态。“天路近”,既是作者的感觉,又写出了云门寺阁的地势高峻。最后入梦,归结到一个“宿”字,正与题旨相合。


  此诗既写景,又抒情;既有写实,又有写意。将时间、空间、心态的变化写得既依序不乱,富有层次,而又错落有致,波澜起伏。既结构严谨,谋篇精致,而又不假雕琢,妙趣天成。艺术结构上颇见匠心,体现了诗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审美追求。是五律中的上乘之作。


名家点评: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谢茂秦曰:“悬灯”二句与“窗中三楚尽,林外九江乎”立意造句皆同,总描写高意。

  明·李攀龙、清代叶羲昂《唐诗直解》:多写高意。

  明·唐汝询《唐诗解》:次联语壮,结语超。幽花,物之嘉也。千嶂五湖,眺之迥也。壁余鸿雁,寺之古也。窗宿斗牛,阁之高也。因阁之高,故思梦与云游。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明翊曰:次句缥渺,三四远兴,妙。李东阳曰:情兴高逸。与《登蒋山开善寺》诗可以并观。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写景欲阔大,初唐景语无出三、四二句之上。通篇形容寺阁之高,却不露“高”字,笔意可想。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句聱(“悬灯”二句下)。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刻炼深奇,束结完奸,虽于人为脍炙,而知味者不百一也。三、四为高阁夕景,曲写三毛。“画壁余鸿雁”拾景入神。疑者未梦,不必梦也,而因以生梦,语虽玄寥,自有来去;无来去而玄寥者,为狂而已。

  近代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从登阁直起,以下就阁中近视远眺,俯视仰瞻,总以形容阁之高古。字字贴切,绝无泛语。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句句精湛,乃盛唐炼句之法。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孙逖(696—761年),唐朝诗人。潞州涉县(今属山西)人,少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官中书舍人、典制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少詹事。原有集,已散佚。《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收录其诗作61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为您推荐

宫词(白居易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宫 词 唐·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诗题与背景:   《宫词》是唐代诗人..

宴梅道士山房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宴梅道士山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

宫词(顾况诗)①

宫词(林洪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宫词·其一 宋·林洪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诗题与背景:   《宫词》是宋代..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

客至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客 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