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诗题与背景:
《客中初夏》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客中,旅居他乡作客。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这首诗即作于此时。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暗含了对王安石变法不满,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
逐句释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四月里天气清明和暖,(觉得)雨后初晴是最好的时候,正对门户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乍:初;起初。
南山当户:正对门户的南山。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在这初夏时节)已经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惟有:仅有,只有。
倾:拜服的意思。
《客中初夏》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的是作者出门在外、旅居作客期间所见的初夏景色,表现的是大自然中一个静止的画面,一种静态的和谐的美。雨后新霁,天气晴朗,对门的南山历历可见。因为入夏了,杨花柳絮飞舞的迷濛景象已经过去,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就诗论诗,其意大抵如此。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但诗中展现的自然景物却是作者对自然界感知的结果,其间渗透着作者的意向、情趣等思想感情的因素。中国古诗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所谓“托物寓情”,借此言彼,所以前人解释此诗时又不满足于景物描写的表面现象,而是认为诗中的“葵花向日”是“喻新主当阳,小人道消,君子道长也”。如此,诗中所写的就是一场政治风雨过后云散日出的“可喜”形势了。联系北宋中期改革与反改革斗争的反复和司马光本人的政治态度,那么,此诗便是暗喻王安石变法失败和保守派重新得势了。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暗含了对王安石变法不满,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退居洛阳时创作。诗中“惟有葵花向日倾”句,作者以“葵花”自喻,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关于诗中“葵花”
有学者指出:而今许多人把“葵花”释为“向日葵”,连许多古诗书编者都不例外,实为谬误。因为向日葵是菊科植物,原产美洲,明代后期才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几种“葵”不能混为一谈。葵,在我国原指葵菜,属锦葵科,此外还有蜀葵等,也都有向阳的习性。而向日葵属菊科,原称丈菊、西番菊,原产美洲,是明代后期才从南洋传入中国的油料作物。明·王角晋《群芳谱》:“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花黄色,子如荜(蓖)麻子而扁。”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向日葵的记载。所以,司马光笔下的“葵花”,并不是指向日葵,而应当是指蜀葵等亦有向阳性的植物。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试题精选: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虽然政治上不得志,(1分)却宁静恬淡,(1分)坚守节操,对朝廷忠贞不贰。(1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雨后初晴,天清气和,正对着门的南山由模糊渐渐清晰的四月景致,抒发宁静恬淡的坦然心情;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柳絮”象征轻浮之人,以“葵花”象征有节操之人;反衬(对比),以“柳絮”反衬“葵花”的忠贞不贰,(有手法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一种2分,两种5分)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神宗、哲宗时任宰相)、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号迂叟。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家居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力持正论。当嘉祐(1056—1063年)、治平(1064—1067年)之世,襄助韩琦,辅立英宗,调停两宫。英宗治平三年,撰《通志》八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赵顼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俾日进读。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以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1070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皆以书局自随,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元祐更化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新法罢废殆尽。元祐元年(1086年)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书仪》、《家范》等。另有《续诗话》一卷,有《历代诗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