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题与背景: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受降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用以防御突厥的侵扰。杜甫《诸将五首》所谓“韩公(张仁愿封韩国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族。”这里指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狼山口南。另有一种说法是: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曾四次从军,驻守边境,“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从军诗序》),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由于时代风气影响所致,他的边塞诗虽不乏抑扬壮阔的格调,但已不复有盛唐边塞诗那种慷慨激昂、建功边塞的豪情,而带上了一重感伤衰飒的气氛。抑扬壮阔与感伤衰飒揉合在一起,这便是李益边塞诗的情思特色。《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首体现这种感情基调的七绝。


逐句释义: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前的沙地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如秋霜。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北周曾置回乐县,故城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峰,一作“烽”。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引李益《暮过回乐烽》中“烽火高飞百尺台”句,谓“知作‘峰’者非”。按,此或是回乐山峰上曾置烽火台,故二字遂互用。烽火总是举于高处。
  城外:一作“城下”。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芦管:当指芦笛。《全唐诗》注即作“芦笛”。
  征人:戍卒,驻守边疆的士兵。
  尽:全,都。

《夜上受降城闻笛》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塞的夜景,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诗中景色凄凉、笛声悠悠,乡情切切,读来含蕴不尽,真挚感人。此诗在当时就被谱入乐曲,广为传唱。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登城时所见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在月光的映照下,回乐峰前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这两句互文见义,“回乐烽前” 与“受降城外”,到处都是“沙似雪”、“月如霜”的景象。“沙似雪”写出边地的荒凉,“月如霜”又写出周边环境的凄冷。这两句把边地的艰苦和征人凄惨的心情描摹出来。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闻笛兴愁思归。久戍不归的将士,在这月明之夜,已经萌发了对乡土的怀恋,又不知何处传来了幽怨的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一夜”写时间,指整个的夜间。一个“尽”字,一个“望”字写出了乡愁的普遍性与乡愁的难解,更表现出了征人欲归难归的愁苦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绝句李益为胜,韩翃次之。……“回乐烽前”一宁,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起语雄壮悲切,末接便。

  明·黄克缵、卫一凤《全唐风雅》:此首显说。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沙飞月皎,举目凄其,下此而闻笳声,安有不思乡念切者。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李君虞绝句,专以此擅场,所谓率真语,天然画也。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如空谷流泉,调高响逸。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蕴藉宛转,乐府绝唱。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耐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

  清·赵彦传《唐绝诗钞注略》:首二句写景,已为“望乡”二字钩魂摄魄,是争上流法,亦倒装法。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高格、高韵、高调,司空侍郎所谓“反虚入浑”者。下“天山雪后海风寒”一首,佳处正同。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句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万静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李诗又有《从军北行》……意境略同。但前诗有夷宕之音,北征诗用抗爽之笔,均佳构也。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9
试题精选:

  1.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4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5分)

  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3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参考答案: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吹芦管”是在“沙似雪、月如霜”的受降城上听到的,由末句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这芦管所吹的曲子正是思乡之曲,本诗的自然环境与芦管曲调融为一体,表达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5.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而把“月”(光)比喻成“霜”?(5分)

  参考答案: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1分)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2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情景交融,生发出思乡情愫。(2分)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年),唐朝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广德二年(764年)随家迁居洛阳。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中进士,建中四年(783年)举书判拔萃。任郑县主簿。久不迁,四次从军。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有《献刘济》诗。十六年游扬州等地,写反映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宪宗元和后入朝,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文宗大和元年(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为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四有传。《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78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