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诗题与背景:
《同王徵君洞庭有怀》是唐代诗人张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一作《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千家诗》收录此诗。王徵君,姓王的徵君,名不详。徵君,对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的尊称。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三年(767—768年)作者在潭州刺史任上。大历二年(767年)张谓任潭州刺史,与元结有往来,颇得其赏识,大历三年(768年),张谓入朝为太子左庶子,离开潭州。
逐句释义: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八月洞庭湖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向北方流去(入洞庭)。
洞庭:湖名。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潇湘:湘水(湘江)与潇水的并称。湘江流至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与潇水汇合,北流入洞庭湖。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离家万里只能梦回故乡,他乡为客免不掉五更离愁。
还家:回家。
为客:作客他乡。
五更(gēng):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没有心情打开书卷(读书),还是上酒楼(借酒消愁)。
书帙(zhì):书卷的外套,泛指书籍。《说文》:帙,书衣也。一作“书箧”。
偏宜:只适宜,最宜。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够再与他们同游?
故人:旧交;老友。
京洛: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同游:一同游览。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叙述了作者的思乡之愁,因思乡无心看书,上楼饮酒,再想到京洛友人,更是急切想与之同游,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全诗语言通俗,平淡自然,不事雕琢,有淡妆之美。
首联“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扣紧题意,写洞庭秋色。“八月洞庭秋”,对景兴起,着重在点明时间。“潇湘水北流”,湘江北去本是客观景物,而作者的家乡在北方,联想到自己还不如江水,久久地滞留南方。因此,这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引发了下面的怀人念远之意。
颔联“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直抒胸臆,对仗工整而自然。“万里梦”,梦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一个“梦”字,把作者昼思夜念的心情和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客”轻轻地点出了自己“愁”的原因。
颈联“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进一步抒发愁情。在乡愁的困扰下,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然无法自慰,登酒楼而醉饮或者可以忘忧。这些含意作者并没有明白道出,但却使人于言外感知。
尾联“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把愁情写足写透,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向往早日返回家园的心情。“故人京洛满”的热闹与作者独处异乡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在章法上,“京洛满”和“水北流”相照,“同游”与“为客”相应,首尾环合,结体绵密。
从全诗来看,没有秾丽的词藻和过多的渲染,信笔写来,皆成妙谛,流水行云,悠然隽永。
名家点评:
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灵秀清壮,情景跃然。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无作意处。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尾联见意。起句浑峭,以后但一直扫去。此如欧阳永叔作《醉翁亭记》,起语凡数易,终不惬意,忽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后便振笔疾书,一挥而就。想作者亦当尔尔。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观水之北流,便有思洛意。“不用开书帙”,无心绪也“偏宜上酒楼”,借酒解忧也。
清·屈复《唐诗成法》:较“不似湘江水北流”少两字,却有含蓄。终古客情,十分真切,雅俗共赏。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后半不善学,则失之轻滑。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张谓(?—约778年),唐朝诗人。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天宝进士。入封常清安西幕。乾元中以尚书郎使夏口,曾与李白于江城南湖宴饮。大历时为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收录其诗作40首。(《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