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作者①

  姚思廉(557-637年),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大业二年(606)姚察死,遗嘱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

  贞观初,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三年(629年),奉诏撰梁、陈二史。他参考诸家著述,贞观十年撰成《梁书》。书中有26卷梁朝前期人物列传的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云云,可以推想,这一部分是姚察的原稿。姚思廉受唐太宗诏撰《梁书》时,已年过七旬。太宗命秘书监魏徵主持梁、陈、齐、周、隋五史的修撰,并参预撰写论赞,所以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梁朝一代兴亡的论赞署名“史臣郑国公魏徵”。《宋书》未立文学传 。《南齐书》和《陈书》各有文学传1卷 ,而《梁书》文学传2卷,共收25人,反映梁代文学的兴盛。

为您推荐

梁书简介①

  《梁书》包含帝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主要记述了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

梁书影响①

  《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

梁书目录①

本纪   本纪第一 - 武帝上   本纪第二 - 武帝中   本纪第三 - 武帝下   本纪第四 - 简文帝   本纪第五 - 元帝   本纪第六 - 敬帝 列传   列传第一 - 皇后 - 太祖张皇后・高祖郗皇后・..

梁书作者①

宋书作者①

  沈约(441~513),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

南齐书作者①

  萧子显(约489~537),梁朝史学家和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子,萧道成之孙。历仕齐、梁两朝。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兄弟几人在梁朝都以文才著称。他曾采诸家《后汉书》,考正同异,著《..

北齐书作者①

  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父李德林,北齐时参预修国史,完成纪、传27卷。隋开皇初,奉诏续撰,增为38卷。唐贞观元年(627),李百药拜中书舍人,又受诏撰《齐书》。根据其父的旧稿,杂采他书,扩充改写为50卷,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