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显(约489~537),梁朝史学家和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子,萧道成之孙。历仕齐、梁两朝。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兄弟几人在梁朝都以文才著称。他曾采诸家《后汉书》,考正同异,著《后汉书》100卷,已亡佚。
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及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梁武帝天监年间,萧子显撰写并完成《南齐书》。
萧子显是一个“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的人。他“性爱山水”,曾在《自序》中说:“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他又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做吏部尚书时,“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所以有些士族地主内心里对他很不满。
史学是萧子显所酷爱的事业,他一生中撰写了五部历史著作:《后汉书》100卷、《晋史草》30卷、《齐书》60卷、《普通北伐记》5卷、《贵俭传》30卷。萧子显在撰写《南齐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不少。早在齐明帝时,史学家檀超和江淹奉诏修本朝史,他们制订了齐史的体例,但没有最后完成修撰工作。此外,还有熊襄著的《齐典》、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和江淹的《齐史》十志。萧子显的撰述工作,在史书体例上“本(檀)超、(江)淹之旧而小变之”;在史书材料上汲取诸家成果,终于著成《南齐书》60卷。
为您推荐
南朝萧齐皇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年代很短的一个封建皇朝。撰写萧齐皇朝时期历史即《南齐书》的萧子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萧子显以他曾经是宗室的身份来撰写这个皇朝的历史,这在二十四史的众多..
《南齐书》中的一些文化史记载颇有价值。
《南齐书》萧子显为科学家祖冲之立传,在传中记录了他创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的过程和机械特点。又在传中全文引用祖冲之的《上大明历表》,详细向世人介绍了创大明..
《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述南朝萧齐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南朝梁萧子显撰。旧史称该书为《齐书》或《齐史》,宋人曾巩等始加南字,称《南齐书》,以区别于李百药所写的《北齐书》。全书原为60卷,佚失1卷大约是含有作..
萧子显(约489~537),梁朝史学家和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子,萧道成之孙。历仕齐、梁两朝。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兄弟几人在梁朝都以文才著称。他曾采诸家《后汉书》,考正同异,著《..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
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父李德林,北齐时参预修国史,完成纪、传27卷。隋开皇初,奉诏续撰,增为38卷。唐贞观元年(627),李百药拜中书舍人,又受诏撰《齐书》。根据其父的旧稿,杂采他书,扩充改写为50卷,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