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①

  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东汉班固撰《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和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至宋代,“前四史”及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唐姚思廉撰《梁书》、《陈书》,北齐魏收撰《魏书》、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唐魏徵等撰《隋书》,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等合称为“十七史”。

  明代又增元脱脱等撰《宋史》、《辽史》、《金史》及明宋濂等撰《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间,张廷玉领衔之《明史》修成,则又有“二十二史”之称,后又加上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和北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遂成“二十四史”之数。

  民国初年,柯劭忞《新元史》成,徐世昌以总统名义下令将之列入“正史”,合为“二十五史”,但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后亦有人增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而合称“二十五史”。

  点校本“前四史”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1958年,毛泽东指示吴晗、范文澜组织标点“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随即在中华书局组织下,制订了《二十四史整理计划》。由于时间比较紧,导致“前四史”的整理方式、体例都不一样。最后只有《史记》赶在1959年国庆前夕出版,其他三种直到1965年才陆续完成。

为您推荐

二十四史目录①

     书目    作者            卷数   1  史记    作者:西汉·司马迁   今本卷数:130   2  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    今本卷数:100   3  后汉书   作者:刘宋·范..

二十四史主要版本①

  南宋绍兴十四年四川转运使井宪孟刊行“眉山七史”(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书,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

二十四史传世价值①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皇..

评点①

义法①

  义法,(中国古代文论一种写作方法的概称,是对于文章写作的一种要求。司马迁最先提出“义法”一词,认为孔子写《春 秋》时的褒贬原则和行文特点,即是“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宋代欧阳修对史传文学提出“事信言文..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①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戏曲史料汇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书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探讨戏曲创作,评述或考证作家及其作品如明王骥德《曲律》、清李渔..

二十四史①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