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东汉班固撰《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和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至宋代,“前四史”及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唐姚思廉撰《梁书》、《陈书》,北齐魏收撰《魏书》、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唐魏徵等撰《隋书》,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等合称为“十七史”。
明代又增元脱脱等撰《宋史》、《辽史》、《金史》及明宋濂等撰《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间,张廷玉领衔之《明史》修成,则又有“二十二史”之称,后又加上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和北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遂成“二十四史”之数。
民国初年,柯劭忞《新元史》成,徐世昌以总统名义下令将之列入“正史”,合为“二十五史”,但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后亦有人增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而合称“二十五史”。
点校本“前四史”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1958年,毛泽东指示吴晗、范文澜组织标点“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随即在中华书局组织下,制订了《二十四史整理计划》。由于时间比较紧,导致“前四史”的整理方式、体例都不一样。最后只有《史记》赶在1959年国庆前夕出版,其他三种直到1965年才陆续完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