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戏曲史料汇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书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探讨戏曲创作,评述或考证作家及其作品如明王骥德《曲律》、清李渔《闲情偶寄》等16种,记录各时代作家及曲目如元钟嗣成《录鬼簿》等13种,专论戏曲音韵、曲谱及制曲如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等4种,论述教坊佚闻、唐代俗乐、曲牌来源、律吕宫调、声乐理论及演唱方法,如唐崔令钦《教坊记》等13种,记述元代戏曲演员身世、生活与伎艺的夏庭芝《青楼集》1种,总结古代戏曲表演艺术经验《梨园原》1种。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晖与徐沅澂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修补增订清代黄旛绰的《梨园原》等。在选辑和校订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并参阅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据需要附以详略不同的“校勘记”。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提要”,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虽然其中只有少数是比较完整的戏曲理论著述,一般是文献史料,也有的是笔记性质的杂谈,但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对推动古典戏剧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您推荐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本文则稍异其趣。窃以为佛教由讲经向俗讲的流变,非特西来佛学传播方式本身特点,亦与中土儒、道影响,尤其是三教竞争之动态大环境攸关,似有未经道出者。谨拈出“三教论衡”一题,略陈鄙见,弄斧班门,以为谈助云尔。
一..
似乎是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古文论“复语”的具体目标上来了。对古文论精华“复语”努力的重点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但“复语”后以怎样的理论形态存在呢?或者我们要以古文论中宝贵的理论资源建构怎样的现代文..
(一)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本土经验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是发展民族文学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本土经验,而应本着动态发展的意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隐藏在本土经验里美的元素,从而实..
本土经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挥的作用是阻碍还是促进,我们无法用简单地言语来总结回答,当时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来蓝,我们应当辩证综合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