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巴依①
柔巴依,中国维吾尔族诗歌的一种形式。“柔巴依”一词源出阿拉伯文,意为“四的组合”,亦可译为四行诗。一般一、二、四行押韵,近似汉族诗歌中的绝句。柔巴依的形式,在维吾尔诗歌史上,可以上溯到6世纪。当时维吾尔族先民敕勒人斛律金的《敕勒歌》,原文即是一首优美的四行诗。15世纪以后,柔巴依这一名称始冠之于一种诗歌体裁,而为维吾尔文坛普遍使用。诗体形式短小精悍,寥寥四句,要表达一个完整的形象或思想。所以,要求语言凝练,内容集中而有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效果。
格则勒,中国维吾尔族诗歌的一种形式。格则勒源出阿拉伯文,意为调情逗爱,也可径译为情诗。这种诗体是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维吾尔地区,而被移植于维吾尔诗坛的。初见于13~14世纪散文作家拉布胡兹所著《先知传》中的《春歌..
《望夫云》,中国白族民间传说。产生于南诏时代。民间关于这个传说有10余种异文。大理州、府、县志均有记载。主要情节是:南诏王美丽的公主爱上了穷苦猎人,并一起出逃。南诏王请法师将猎人打入洱海,变为石骡。公主因思..
《召树屯》,中国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傣族地区流传过程中形成许多异文。故事讲王子召树屯与孔雀神女婻婼娜相爱结为夫妻。召树屯出征后,婻婼娜为避免被诬为不祥之物遭杀害,飞返孔雀国。召树屯出征归来后,历尽艰辛,夫妻..
鲁体民歌,中国藏族民歌形式之一。包括藏族原有的流行在甘肃、青海、四川等省藏区的“鲁”、“卓”,流行在甘肃、青海和四川阿坝各藏区的“拉伊”,流行在云南藏区的“擦拉”和西藏地区的“郭尔谐”的部分民歌。鲁体民..
谐体民歌,根据结构形式与格律划分的中国藏族民歌类别之一。包括藏族原有的流行在西藏、甘肃、四川巴塘地区的“谐”;流行在四川德格一带的“古儿姆”和流行在云南中甸一带的“日玛”等。谐体民歌,一般为四句一首,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