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一般是指人们在上山砍柴、行脚运货、野外放牧以及农田耕耘等劳动中,为抒发感情、消除疲劳或遥相对答、传递情意而编唱的民歌。音乐性格比较热烈奔放,形式较少修饰,艺术表现上具有自由、质朴的特点,即兴性强。
山歌的历史十分久远,其名称初见于唐代。唐李益的诗中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诗中提到的“竹枝”,就是古代山歌的一种。明清以来,文人收集山歌者渐多,并编有专集,如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山歌》,内容广泛,包括各种民歌,较为著名。
山歌的曲式结构多为单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其乐段结构常见的有二乐句乐段和四乐句乐段两种。此外还有五乐句和其他非方整性的乐段结构,但不甚普遍。乐句结构的变化形式较丰富,大多具有即兴性质。如加垛(又称“赶句子”,即在句间插入排列整齐的短句或乐节)、句前句后的加腔,以及由于唱腔的自由伸展而引起的乐句扩充等。许多山歌还在开唱或结束时加前、后喊声,有时只是一声自然的呼号,有时则发展成音乐性较强的歌腔。
山歌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即在陈述唱词时节奏较密集;在唱词顿逗处则拉宽唱腔、延长腔幅,并常将旋律上扬,形成高音区的自由延长音,这是山歌最有特征的表现手法之一。
山歌的唱法有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山歌主要用假声唱,音质响亮而尖锐,男声的音区与女声音区相近甚至略高。多数田秧山歌、部分放牧山歌和某些南方山歌采用此种唱法。平腔山歌用真声或以真声为主的真假声唱,音调也较高亢嘹亮,多用于歌唱抒咏性强的山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