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发展①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为您推荐

创造社成果①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学外,后期..

创造社发展①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

萨特,J.-P.哲学思想的发展阶段①

  萨特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是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阶段中,他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研究现象、自我、意识等问题。他企图把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调和..

民歌起源和发展①

目录学发展简史①

  目录学是目录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的目录工作源远流长。《诗经》、《书经》中的大、小序,介绍一组或一篇文献的宗旨及作意,具有揭示文献指导初学的作用。此后不少人著书立..

档案学产生和发展①

  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历史可上溯数千年,而档案学则形成于18世纪末欧洲实行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以后,此前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 孕育时期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人类社会在持续不断的档案管理活动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发展及影响①

  启蒙运动波及德国和俄国。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C.沃尔弗(1679~1754)把英法启蒙哲学同德国G.W.莱布尼茨哲学结合起来,形成沃尔弗哲学。其他代表人物有G.E.莱辛、J.G.von赫尔德、J.C.F.von席勒和J.W.von歌德等。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