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创作成就①

  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着力描写贫富不均、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抗战风云、反帝斗争等重大题材,表现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1922年回国后的第一部剧作《赵阎王》是其成名作。剧作写出了封建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艺术上具有较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30年代初期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1930)、《香稻米》(1931)和《青龙潭》(1936),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农民在贫困线上的挣扎及其自发性斗争。其中《五奎桥》情节集中,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是洪深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来优秀独幕剧作品之一。国防戏剧运动时期,由他执笔写成的《走私》、《咸鱼主义》等剧本迅速反映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的现实生活。

  抗战时期洪深的剧作最为多产,如《飞将军》、《米》、《包得行》(四川方言话剧)、《黄白丹青》、《女人女人》等,既揭露了国民党统治区的丑恶现象,也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1945年写的3幕闹剧《鸡鸣早看天》是他的另一代表作,标志着他在创作上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剧作以敏锐的洞察力,揭开了掩盖在胜利背后的国统区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黑暗现实,以及汉奸混入后方等泥沙俱下的混乱社会状况,提醒人们保持清醒头脑。最后一部剧本是1950年为配合抗美援朝运动而作的《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洪深的剧作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结构严谨,风格朴实,但因大多为宣传目的而写的“急就章”,加上他惯用归纳论证的理性思维,一些作品显得生活实感不足,甚至带有理论分析和概念化痕迹。

  洪深在话剧舞台艺术方面的成就更为卓著。30年间,他先后导演了大小剧目约40个。以20世纪20年代的《少奶奶的扇子》为发端,抗战前后的《李秀成之死》、《法西斯细菌》、《春寒》、《草莽英雄》、《鸡鸣早看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四十年愿望》等,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1947年导演的《丽人行》(田汉编剧)是其代表作。洪深重视戏剧的社会效果与观众,他认为导演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观众,这是他导演构思的出发点。他以高度的修养理解作家作品,从而能对不同剧本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扬其所长,补其不足。他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环节,并调动舞台美术手段进行配合,以求得演出的完整性。洪深深谙表演艺术,对演员善于用多种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导演手法多样,富于创造性,如《丽人行》用场与场之间的报告员来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用风格化布景和灯光切割表演区,解决了场景多的问题。这些都是对话剧传统形式的大胆突破。

  洪深在戏剧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中国戏剧最早的理论启蒙者之一。写有许多介绍话剧知识和中外戏剧历史与理论的专著,涉及编、导、演、舞台美术各个方面,如《洪深戏剧论文集》(1934)、《电影戏剧表演术》(1935)、《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1935)、《戏剧的方法和表演》(1939)、《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1943)、《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1943)等,把西方戏剧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论述,深入浅出,便于普及。他还写了大量戏剧批评的文章,以及对当时的戏剧运动、剧本创作与演出发表具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所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即《现代戏剧导论》,1935)与《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1948),资料丰富翔实,论述系统精辟,是最早运用新的观点研究中国现代戏剧历史的重要成果,影响深远。在30~40年代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光明》、《抗战戏剧》、《戏剧时代》和《大公报》的《戏剧与电影》周刊等报刊,为新兴的话剧和电影开辟了评论园地。

  洪深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于1925年在《东方杂志》第22卷第1~3号上发表的历史电影剧本《申屠氏》,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同年,他被聘为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编导《冯大少爷》和《早生贵子》。此后又编导拍摄了《爱情与黄金》、《女书记》、《同学之爱》等片,并把英国O.王尔德的舞台剧《少奶奶的扇子》改编搬上银幕。这些早期作品在艺术处理上体现了一种新的导演风格,长于内心状态和细小动作的刻画描写,注重情节结构和人物个性。他对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试验和发展,也作出过积极贡献。1928年,为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撰写对白剧本,并去美国为明星公司订购有声片器材和聘请技师。1931年,在编导《旧时京华》时试用了片上发音技术。30年代左翼时期,洪深与夏衍等在明星公司组成了编剧委员会。1932年他导演的影片《铁板红泪录》(阳翰笙编剧),反映农村阶级压迫和反抗,被认为是左翼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同年,他加工改编的《香草美人》和编写的电影剧本《压迫》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1935年创作的电影剧本《劫后桃花》,通过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的没落变迁,暴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1936年连续编写了10多部电影剧本,其中被拍摄成影片较有影响的有《新旧上海》、《夜长梦多》、《女权》、《社会之花》、《四千金》等。他于1946年应聘国泰影业公司任特约编剧。1947年编写了电影剧本《鸡鸣早看天》(根据同名话剧改编)。1948年与人联合导演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表现女性应当求得自身解放的主题。除了创作以外,洪深在一些戏剧论著中常常涉及电影的编剧、导演和表演问题。1935年专门编写出版了《电影术语辞典》。

最后修改于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16:52

为您推荐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宗法制下浓重的伦理情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诗经》创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

欧阳修的颍州文学创作

  欧阳修作为宋代着名的文学家,一生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佳作,展示出深厚的文学底蕴。他的文学创作通常不拘文体和题材,主要成就除了集中表现在散文领域,还表现在诗作、词作等方面。在颍州生活期间,他不但留恋于颍州美不胜收..

影像创作的繁荣与精神价值的底线

对历史题材影像化创作的讨论也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近年来的历史题材创作,一直是两路齐头并进:一路采用传统的文字语言,另一路采用声像语言。受现代文化工业发展的影响,现代人越来越习惯用直观的声像语言来代替文..

当下历史题材创作的成绩与问题

关键字:历史题材创作 文学叙事 历史叙事

[内容摘要] 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考察一下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主要依据的史..

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性

  现实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批判性,不管是诗歌也好,散文也罢,都透着对社会和人性的剖析和分解。在五四时期之后,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的人群大部分属于社会最底层或是市井小民,因为弱势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的反映社会..

文学创作:让血脉再相连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20世纪的中国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时刻,文 学也经历了历史上最剧烈的变革。在痛苦的蜕变过程中,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 庇荫之地,很自然地成为作家们的思想武库与灵感源泉。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