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格律①

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代表。此调押仄韵者以此词为正体,宋词俱如此填。若晁词之前段结句六字折腰,柳词两首及张词、无名氏词之句读异同,皆变格也。 此调前段第一句,如柳词之“熏风解愠”,无名氏词之“孤衾不暖”,第二句如柳词之“昼景晴和”,第八句如柳词之“华渚流虹,云拥双旌”,第十句如晁词之“想沈江、怨魄归来”,柳词之“拥朱幡、喜气欢声”,后段第八句,如柳词之“槐府登贤”,第十句如晁词之“算何须、楚泽雄风”,柳词之“祝尧龄、北极齐尊”,“且乘闲、弘阁长开”,平仄与诸家不同,谱内概不校注。 按周紫芝词前段第五句“小荷擎雨”,“小”字仄声。张元干词第八句“访公良夜”,“访”字仄声。赵以夫词第九句“隐隐光华流渚”,“光”字平声。第十句“妆楼上、青瓜玉果”,“妆”字平声,“上”字仄声。周词第十一句“还对彩绦无语”,“还”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一句“绿丛红萼”,“红”字平声。晁补之词第二句“紫葳枝上”,“紫”字仄声。苏词别首第九句“夜永霜华侵被”,“霜”字平声。解昉词第十句“空赢得、斜阳暮草”,“空”字平声。苏轼别词前段第六句“月随人千里”,“随”字平声,赵以夫词“清绝无点暑”,“点”字仄声。张元干词前段结句“络”字、后段第六句“熟”字,俱入声。杨无咎词前段第十句“折一枝、钗头未插”,“一”字入声。张元干词后段第四句“何事十年”,“十”字入声。无名氏词第九句“万种断也无限”,“也”字仄声。赵彦端词第十句“问少陵、酣歌拓戟”,“少”字仄声。或以入作平,或与调不协。

变体一,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以晁补之《消息·红日葵开》为代表。此与苏词同,惟前段结句六字折腰,又前段第八句、后段第一句俱押韵异。

变体二,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以柳永《永遇乐·熏风解愠》为代表。此亦与苏词同,惟前结作五字一句、四字两句,后段第七句六字,第八、九句四字异。

变体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柳永《永遇乐·天阁英游》为代表。此亦与苏词同,惟后段第二句六字,第三句四字异。

变体四,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张元干《永遇乐·月印金盆》为代表。此亦苏词体,惟后段第二句押韵,第九句六字折腰异。

变体五,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无名氏《永遇乐·孤衾不暖》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七句以下,至后段第一、二、三句,句读参差,余俱与苏词同。

变体六,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平韵。以陈允平《永遇乐·玉腕笼寒》为代表。此词用平韵,其句读与苏轼仄韵词同。 此见《日湖渔唱》,自注“旧上声,今移入平声。”盖是允平创作,其平仄当从之。

为您推荐

格律①

  格律,中国古代近体诗创作所依照的格式和韵律。发源于南朝齐而定型于初唐。格律的要求,一是限定字数和句数。五言八句称为五律,七言八句称为七律,偶有六句的称为小律,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二是限定对偶。通常五律、七律..

念奴娇格律①

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代表。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

天净沙格律①

  天净沙,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不算),除第四句为四字句外,其余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其基本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其中首句首字可仄,三字可平;二句首..

南乡子格律①

卜算子格律①

  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代表。此若石词之多押两韵,徐、黄、张、杜四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长忆吴山好”,“长”字平声。   变体一,双调..

五言律诗格律①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押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又有多方面的发展。其格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二)第三句和..

五言绝句格律①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盛唐之后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此时绝大多数五言绝句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