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格律①

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代表。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 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

变体一,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以周紫芝《水调歌头·丙午登白鹭亭作》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 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变体二,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 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变体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以贺铸《台城游·南国本潇洒》为代表。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变体四,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王之道《水调歌头·斜阳明薄暮》为代表。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变体五,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以张孝祥《水调歌头·雪洗卤尘净》为代表。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变体六,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以刘因《水调歌头·一诺与金重》为代表。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变体七,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以傅公谋《水调歌头·草草三间屋》为代表。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为您推荐

念奴娇格律①

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代表。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

天净沙格律①

  天净沙,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不算),除第四句为四字句外,其余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其基本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去上(韵)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仄平平(韵)”。其中首句首字可仄,三字可平;二句首..

南乡子格律①

格一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代表。此词单遍,平仄两韵,与宋人两段全押平韵者异。其可平可仄。 格二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以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为代表。此..

卜算子格律①

五言律诗格律①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押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又有多方面的发展。其格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二)第三句和..

五言绝句格律①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盛唐之后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此时绝大多数五言绝句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

鹊桥仙格律①

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以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为代表。此调多赋七夕,以此词为正体,馀俱从此偷声添字也。谱内可平可仄俱参后词,故不复注。 按曾觌词前段结句“满座宾朋俄弁侧”不作上三下四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