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文学帝国前期文学(1~2世纪)①

  古罗马文学的“白银时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帝国完全成了君主专制国家,居民分为富人、贫苦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阶级。上层统治集团和大奴隶主剥削奴隶,掠夺行省的财富,小农大批破产,共和派贵族对皇帝的专制统治心怀不满,遭到皇帝的残酷镇压,而一些暴发的获释奴隶受到皇帝的信任,掌握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这种形势在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比前一时期要逊色得多。由于意大利本土以外的地方行省在帝国政治、经济生活方面日益发挥作用,它们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在增强,开始出现了一批行省作家,文学明显地分为宫廷文学和在野文学,史诗和抒情诗衰落,针砭社会的讽刺诗获得发展。此外,演说修辞技巧渗透到文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崇尚辞藻的“新派”文学,出现了新派和传统派之争。公元1世纪中叶,新派在文学中占主导地位。

  公元1世纪初至1世纪中叶的宫廷文学主要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内容空洞。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野派作家取得的。塞内加(小)的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悲剧是保留至今的唯一完整的罗马悲剧作品,剧中充满了斯多阿学派哲学的伦理说教,反映了旧贵族对共和制度的留恋和对皇帝专制独裁的不满。卢卡努斯的史诗《法尔萨利亚》(一称《内战记》)歌颂庞培和卡托(小),具有明显的共和色彩。佩尔西乌斯的讽刺诗抨击社会道德的堕落。佩特罗尼乌斯的诗文间杂的讽刺小说《萨蒂利孔》是流传至今的罗马的第一部小说,作者站在贵族立场,嘲笑暴发的获释奴隶。费德鲁斯是具有民主倾向的寓言作家,以罗马被压迫阶级的观点讽刺社会,抨击政治。

  传统派以西塞罗、维吉尔等古典作家为典范。在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皇帝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暂时趋于和解时期,传统派比较得势。昆体良继承了西塞罗的演说风格和修辞理论,普林尼(小)的《图拉真颂》和《书信》承袭了西塞罗的传统,对晚期罗马文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以神话和历史为题材的史诗流行,出现了瓦勒里乌斯·弗拉库斯(?~约公元90)的《阿尔戈船英雄纪》、斯塔提乌斯的《忒拜战纪》、西利乌斯·伊塔利库斯的《布匿战纪》等作品。这些作家在风格和技巧方面都力图模仿维吉尔。马尔提阿利斯撰写的铭辞是古代铭辞体的典范。塔西佗(约公元55~约120)是帝国初期重要的历史作家,他在《历史》、《编年史》等著作中把古代社会理想化,反映了他的共和倾向。在风格方面则有他自己的特色,其中也含有新派的一定的影响。尤维纳利斯的讽刺诗批评富人的骄奢淫逸,对穷人的艰难困苦表示同情,在罗马讽刺作家中,以他的讽刺锋芒最为尖锐,他也是野派文学的最后一个代表。

  2世纪时,罗马文学出现衰退的迹象,行省地方势力日益强大,文化重心东移,希腊文学开始复兴,涌现了普卢塔克等成就卓著的希腊作家。许多拉丁语作家也用希腊文写作,拉丁语文学退居第二位,并且出现了尚古的倾向,古罗马作家如恩尼乌斯、卡托(老)等比西塞罗、维吉尔受到更大的推崇。斯维托尼乌斯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传记作家,主要著作是为罗马帝国前期各个皇帝作传的《十二凯撒列传》。奥卢斯·格利乌斯的读书札记《阿提卡之夜》为后世保留了不少有关古代文学的材料。另外,在这一时期,拉丁语文学的重心也由罗马移向西部行省,其中以同希腊化国家有直接接触的北非的作用最为显著。代表作家为阿普列尤斯,他的《变形记》(又名《金驴记》)是保留至今的唯一完整的一部散文体罗马小说。基督教拉丁语文学也在这时萌芽于北非,奠基者为特尔图利安(约155/160~220以后),他的著作主要为基督教辩护。

为您推荐

本世纪的出土文献,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一 说起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一批早已佚失的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了。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情况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以往的文学史的认识。..

【摘要】在上一个世纪之交(19世纪至20世纪) ,中国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转折 建构 失语症 文论话语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19世纪至20世纪) ,中国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这种“大河改道”式的转折,决定了中国20世纪文论的基本样态与格局,这种状态几乎持续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无名氏研究。

  随着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形成, 对现代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挖掘也更趋深广, 许多被历史淡忘或忌讳提起的人和事获得了展示的机会。无名氏研究的滞后性反而促进了它的深刻性, 研究视野也更为开阔, 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无名氏研究。

二十世纪词学的传承、变革与格局建构

严迪昌(苏州大学中文系) 回顾二十世纪词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眼光。思路不同 、视角不同、趣味不同、兴奋点不同,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评量。面对庞大丰富而又复 杂的评估对象,当也应持一种“异量美”式的气度,否则以偏..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

,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 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 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 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 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这些认识差异的存..

陶渊明后世纪念①

墓地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 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