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①

  中国少数民族文人作家的创作,也有悠久的历史。藏族作家文学产生于7世纪左右。松赞干布时代,藏文的创制对藏族作家文学的产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敦煌文献《赞普传略》是8~9世纪的作品,已具有相当文采。从11世纪初藏族著名宗教领袖、诗人米拉日巴写作《道歌》算起,藏族作家文学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其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如贡嘎坚赞的哲理诗《萨迦格言》、桑吉坚赞的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情歌》、才仁旺阶的长篇小说《勋努达美传》等。藏文的产生也给文学翻译带来繁荣,汉族文学作品和印度佛经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对藏族作家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文学也借助文字被记录、保存下来,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藏族地区就有各种抄本和刻本广泛流传。

  中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回纥(回鹘)在8世纪就有了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碑》(立于808~821)。它是用古回鹘文、汉文和突厥文3种文字刻成。公元10世纪后半期至12世纪,维吾尔族文学飞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巨著《突厥语大词典》、阿合买提·玉格乃克的《真理的入门》,并称为维吾尔族文学史上的三大名著。14~15世纪,维吾尔族诗坛上出现了鲁提菲等一系列著名诗人,特别是纳瓦依的创作不仅对15世纪维吾尔族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西亚和中亚文学中也是一座高大的丰碑。18世纪以后,尼扎里的《爱情长诗集》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蒙古族14世纪初创造了今天仍在使用的蒙古文字,蒙古族文学随之有了新的发展,产生大量的作家和作品。《蒙古秘史》(旧译《元朝秘史》)大约成书于13世纪40年代,现只有汉文音译的各种版本在国内外流传。原文可能使用畏吾儿蒙古文写就,已湮没。这一著作对后世蒙古族历史、语言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罗卜藏丹津的《罗·黄金史》、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以及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都曾受到它的滋养。19世纪,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尹湛纳希,除《青史演义》外,他还用蒙古文创作了《一层楼》、《泣红亭》等长篇小说和大量诗歌。哈斯宝的《红楼梦》蒙古文译本及其评点,在红学研究中独树一帜。

  有史以来,各民族长期交往,相互贸易、通婚以至民族之间的战争等都造成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多民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种影响尤为明显。自元代以后,各少数民族中用汉文从事创作并取得较高成就的作家,就屡见于中国文学史。如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契丹)、萨都剌(回族),散曲作家贯云石(维吾尔族),杂剧作家李直夫(女真);明代文学批评家李贽(回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满族),小说家蒲松龄(回族,一说蒙古族)、曹雪芹(满族)等。白族、纳西族和壮族中也有不少用汉文创作的优秀作家。这部分作家、诗人用汉文创作的作品,在丰富和促进了汉语文学宝库的同时也成为本民族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中国现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和汉语现代文学一样,是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还是用汉文创作,都充满了反帝爱国的激情。维吾尔族爱国诗人黎·穆塔里甫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在新疆“三区”革命时期所写的诗篇,以极大的热情鼓舞着各民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和国民党统治的勇气。有些作家则直接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如苗族作家陈靖、壮族作家陆地、侗族作家苗延秀等。作家老舍(满族)、包尔汉(维吾尔族)、沈从文(苗族)、端木蕻良(满族)等人的作品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特别是老舍和沈从文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成长起一大批少数民族作家。如蒙古族的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朝克图纳仁,彝族的李乔,壮族的韦其麟,白族的杨苏、晓雪,维吾尔族的铁依甫江·艾里耶夫,哈萨克族的库尔班阿里·吾斯潘诺夫,朝鲜族的李旭、金哲,赫哲族的乌·白辛,藏族的饶阶巴桑、伊丹才让,土家族的汪承栋等,他们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的创作成就引人注目。但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了少数民族的文学事业,导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停滞不前。80年代以后,一批少数民族文学新秀成长起来,涌现出了如回族的张承志、陈村,鄂温克族的乌热尔图,彝族的吉狄马加,藏族的扎西达娃、阿来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诗人。过去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大都以民间口头创作为主的状况正在迅速改变。越来越多的民族不仅有了自己的作家和作品,有些民族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家群,如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朝鲜、白、壮、藏、彝等民族,都有一批作家活跃在诗歌、小说、戏剧、电影创作领域。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特色,又充满时代感。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认识的接续和深化。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中国白话小说原出於佛教讲经。唐代佛教与俗讲之关系问题,前贤多有发明,如

本文则稍异其趣。窃以为佛教由讲经向俗讲的流变,非特西来佛学传播方式本身特点,亦与中土儒、道影响,尤其是三教竞争之动态大环境攸关,似有未经道出者。谨拈出“三教论衡”一题,略陈鄙见,弄斧班门,以为谈助云尔。 一..

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古文论精华“复语”目标:中国特色社科文论与人文文论建设

似乎是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古文论“复语”的具体目标上来了。对古文论精华“复语”努力的重点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但“复语”后以怎样的理论形态存在呢?或者我们要以古文论中宝贵的理论资源建构怎样的现代文..

语言媒介与作家的艺术自觉

  当然,以上所说的“历史/现代”形态的语言仅仅是历史文学语媒系统的“一个最简单的基本公式”(陈白尘语),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倒不尽是理论与实践有时也会错位,更重要的则在于要真正按这个公式..

本着本土经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的构想

  (一)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本土经验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是发展民族文学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本土经验,而应本着动态发展的意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隐藏在本土经验里美的元素,从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