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诗题与背景: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诗,体裁为七言绝句。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诗题表明,本诗是作者在金陵渡口所写。诗中“金陵”,指今江苏镇江,不是南京。唐时京口(镇江)也称“金陵”。“渡”、“津渡”,都是指渡口,摆渡的地方。张祜没有做过官,寄情于佳境胜迹之间。他在《书愤》中写道: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他的写景诗颇受时人好评。


逐句释义: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夜晚宿在)金陵渡口附近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津渡:津本也指渡口,这里是复词。
  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住宿之地。
  宿:过夜。
  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可:适合;应。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月亮西斜的时候江潮正在下落,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州。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
  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瓜州:或作“瓜洲”,又称“瓜埠洲”,古渡,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题金陵渡》题图 《题金陵渡》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漫游江南时所作。作者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诗的前两句交代作者夜宿的地点,点出作者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描绘了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前两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是说,我夜晚宿在金陵渡口附近的小山楼,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首句点题,起笔平淡而轻松。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作者当时住宿之地。次句写作者的忧愁。这句诗的语序本该作“行人一宿自可愁”,这里将“行人”与“一宿”倒置,除了平仄的格律要求以外,还有强调“一宿”的意思。“一宿”,意谓一旦住下、只要一住下。“一宿”便“自可愁”。

  后两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所写,便是触动“行人”愁绪的望中景色:月亮西斜的时候江潮正在下落,远处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州。“瓜州”渡口,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江南镇江“金陵津渡”隔江相对。一个“斜”字,既写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且与上句“一宿”呼应,这清楚地描述了“行人”这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也许那“两三星火”触动了诗人的乡思,也可能金陵渡口引发了诗人的身世遭遇的感慨。诗中没有明说,只在第二句中笼统地拈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又与作者的忧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昏暗、孤独、凄凉的气氛。


名家点评:

  洪迈《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情景悠然。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江中夜景如画。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吾独惜以承吉之才,能为“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此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仰砌池光动,登楼海气来”、“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诸句,可以直跨元、白之上,而竟为微之所短,又为乐天所遗也。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1
试题精选: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此诗可理解成诗人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也可以理解成诗人羁旅在外,望见瓜州的两三点灯火而引起了思乡之愁。(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

  点评: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提示,定基调。诗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有些诗歌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2.抓意象,挖内涵。3.品语句,悟感情。一是要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二是要注意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关联比照。


  2.请品析第三句中“斜”字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斜”字生动地描绘出天边月残西沉之景,暗喻诗人的无限愁思;同时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另外这“斜”字还与上一句“一宿”呼应,清楚地告诉我们,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从而使第三句和第二句自然地沟通。(答到以上四点中的两点即可)

  分析:“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点评:赏析诗句的关键词语,要反复诵读诗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才能准确赏析出点睛传神之笔。


  3.诗人不说“斜月落夜江”,反而说“潮落夜江斜月里”,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这样写可以突出“月”之斜,表明夜已深。


  4.这首诗中“一宿”“两三星火”这些词语运用极为出色,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一宿”表明时间之长,表现出诗人彻夜难眠的愁绪。“两三星火”表明彼岸相隔遥远,表现诗人归心似箭却又行程被阻的惆怅与无奈。


  5.诗歌是怎样描写行人“自可愁”的?

  参考答案: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洲,星火闪烁。画面虽然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约852年),唐朝诗人。字承吉,贝州清河(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曾漫游各地,晚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亦有所讽谏。又以宫词著名。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收录其诗作367首。(《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

为您推荐

题破山寺后禅院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 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

题淮南寺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题淮南寺 唐·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诗题与背景:   《题淮南寺》是宋..

题榴花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题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题与背景:   《题榴花》是唐代诗..

题邸间壁①

题诗后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诗题与背景:   《题诗后》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

题屏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题屏 宋·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诗题与背景:   《题屏》是宋代诗人..

题大庾岭北驿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