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北榭碑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题北榭碑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题与背景:

  《题北榭碑》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一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千家诗》收录此诗时,题作《题北榭碑》。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旧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毁屡建,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本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区)时游黄鹤楼所作。一说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逐句释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
  迁客:被贬谪之人。作者自比,一说指史郎中。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仿佛五月江城像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区),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题北榭碑》题图 明代 安正文 黄鹤楼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一种悲凉的气氛,色调也一变暖热而为寒冷。表达了作者被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前两句写作者的遭遇和心绪,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


  前两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借西汉贾谊被远贬长沙的遭遇自比,表露了作者在流放途中“西望长安”、欲归不能的痛苦情感。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作者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长安不见,正使人无限忧愁之时,忽然听到了黄鹤楼上吹奏《落梅花》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江城像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诗以想象之词作结,令人凛然而生凄寒之感,从中不难体味出作者那沉重的身世感慨。“落梅花”三字,既是写大自然中梅花飘落的生态之景,又是乐府横吹曲《梅花落》的别名,亦彼亦此,意趣横生。


  此诗开了黄鹤楼头吹笛咏梅之先河。后世诗人墨客在数不尽的咏黄鹤楼诗中,便争说起“玉笛”、“梅花”来。请看:中唐武元衡:“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鄂渚送友》)南宋周弼:“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黄鹤楼歌》)明代管讷:“舟系城边官柳发,笛吹江上野梅开。”(《黄鹤楼》)张居正:“九天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舟泊汉江望黄鹤楼》)吴国伦:“当时玉笛今寥落,独有梅花照客杯。”(《登黄鹤楼》)清代彭崧毓:“捉月何曾江上见!落梅争忍笛中听。”(《和干臣军门辩搁笔字》)鲁杰:“玉笛仙吹黄鹤楼,梅花落也否?”(《同治己巳新成黄鹤楼歌》)等等。于此可看出李白这首诗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名家点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古曲有《落梅花》,非谓吹笛则梅落。诗人用事,不悟其失。”余意不然之。盖诗人因笛中有《落梅花》曲,故言吹笛则梅落,其理甚通,用事殊末为失。

  谢榛《四溟诗话》:作诗有三等语,堂上语、堂下语、阶下语,知此三者可以言诗矣。凡上官临下官,动有昂然气象,开口自别。若李太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堂上语也。

  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诗中写出。

  黄生《唐诗摘钞》: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意与《洛城下》同,此首点题在后,法较老。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至于《落梅》笛曲,点用入化,论者乃纷纷争梅之落与不落,岂非痴人前不得说梦耶?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因笛中《落梅花》曲而联想及真梅之落,本无不可。然意谓吹笛则梅落,亦傅会也。复斋说虽稍泥,然考核物理自应有此,不当竟斥为妄。

  朱宝莹《诗式》:首句直叙;二句转,旅思凄然,于此可见。三句入吹笛;四句说落梅,以承三句。若非三句将“吹节笛”三字先见,则四句“落梅花”三字无根矣。且“江城落梅花”,足见笛声从楼上传出,“听”字之神,现于纸上。(品)悲慨。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4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补充名篇) 经典名句 全部经典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唐诗一百首》、《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他日余方追吟..

青溪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青 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参考①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唐诗三百首《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 ..

除夜有怀①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隋 宫 唐·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诗题与背景:   《隋宫》是唐代诗人..

集灵台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集灵台 二首 唐·张祜 其 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其 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

陇西行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