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题与背景: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由“野望”所见西山和锦江景色,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年老多病不能报效国家,而产生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人事日萧条”)的深沉忧虑。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其时杜甫已经五十岁,此时中原的战乱尚未平息,更有吐蕃侵扰边地,故他郊游野外,有感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又自伤年迈多病、无能为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陷三城,又作五律《西山三首》。
逐句释义: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西山白雪皑皑护卫着三城(有重兵驻防),南浦水汇入清江流经万里桥。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浦,水边。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一统志》:万里桥,在成都府中和门外。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国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风尘:比喻战乱。《汉·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
诸弟:杜甫有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比喻距离很远。
涕泪:鼻涕和眼泪。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明朝廷。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ɡōnɡ),提供,付托。
涓埃:细小的水流和尘埃,比喻微小。
圣朝: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亦作为皇帝的代称。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跨马:骑马。
出郊:出去到郊外。郊:城市周围的地区。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不堪:承受不了。
人事:事理人情,世事。
日:一作“自”。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朱鹤龄曰:按史:是时分剑南为两节度,而西山三城列戍,百姓疲于调役,高适尝上疏论之,不纳。公诗当为此作,故有人事萧条之叹。
《野望》题图
作品赏析:
此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作者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首诗由景入题,忧时忧国,语言淳朴,感情深沉。
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说,西山(终年积雪)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意思是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浦清江之上横跨着万里桥。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即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是说,国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诸弟”只有四弟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作者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情。
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是说,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明朝廷。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作者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作者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作者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
名家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格律高耸,意气悲壮。唐人无能及之者。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涕泪多端,更有不能忘情者。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谓出自家衷臆,妙在真处,然一身只以“供多病”而不以“报圣朝”,则天涯涕泪,岂徒以哭吾私。
明·陆时雍《唐诗镜》:后四语率怀摅写。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梅鼎祚曰:铿然苍然,有韵有骨。周秉伦曰:第四句,悲语;第六,忠念。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前六句先写情事索漠,末乃云:“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触目感伤,言简意透。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五、六承四而下,结出野望,自有一种大方浑融之气。起用对偶、对仗亦工。“供”字妙。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国患家离,两两系心。“三城戍”,提忧国,“万里桥”,提思家。三、四顶次句,思家之切也;五、六,顶首句,忧国之忱也。题中“望”字意,皆暗藏在内。七,点清,八,总收。
清·杨伦《杜诗镜铨》:思家忧国,首二并提,起势最健(“西山白雪”二句下)。沈著(“海内风尘”二句下)。李云:可称高浑。顾况《湖南客中春望诗》:“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全袭杜语。
清·毛奇龄《唐七律选》:毛奇龄云:风景不殊,而人事异也。李因笃云:可称高浑,前四句第五字皆数目相犯,学者宜忌。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起势写“望”而寓感慨。中四句题情,三、四远,五、六近;收点题出场,创格。此变律创格,与“支离东北”同。读此深悟山谷之旨。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首沉郁。许印芳:起句排对,杜律多此。
试题精选:
1.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2016年上海卷高考题)
参考答案: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2.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古诗词中的对仗,要考虑词性、平仄等因素。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想对,颜色“白”对“清”,名词“雪”对“江”。B项中,“诸弟”对“一身”,“诸”“一”都是数字想对,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想对,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相对。因此选D项。
3.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确,首先从题目 “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选D项。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5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