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写作背景: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綦(qí)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南康区)人,《唐才子传》说綦毋潜是荆南人。落第,应试未中。
此诗是作者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进行慰勉而作的一首送别诗。綦毋潜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的,因此这次落第至少应在三年之前。据有关记载,綦毋潜于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此诗应作于这一年。当时唐玄宗虽然征招人才,但仍有许多贤能未能被用,所以诗中有“君门远”之叹。开元十一年(723年)王维被贬济州。
逐句释义: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政治清明的时代没有隐士,杰出的人才都会来归顺(朝廷)。
圣代:当代的美称。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隐者:隐士,隐居的人。
英灵:英华灵秀的贤才,即杰出的人才。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于是使那些隐士,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到山中)隐居。
遂:于是。文言连词。
令:使,使得。
东山客:指隐士。东晋政治家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故后世称隐居者为“东山客”。
采薇:采摘野菜。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事,代指隐居。薇,指野菜。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你)没有才能。
金门远:远离金门,比喻落第(科举考试没考中)。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远,指不能进入金马门。
孰云:谁说。
吾道非: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出游,被困于陈、蔡之间,对弟子说:“吾道非邪?吾何为至此?”作者借此典安慰綦毋潜。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非,不是。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去年)寒食节时(你)正经过江淮,(直到)洛阳又是缝春衣的时候(已过一年)。
江淮:长江和淮河。泛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区。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京洛:指洛阳。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别。
置酒:摆下酒宴。
长安道:一作“临长道”。长安,唐朝都城,今陕西西安市。
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
违:分离。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你)将要乘船回归南方故里,不多久就要回到自己家门。安心乘舟回去吧,一路顺风,不久便可到家。
行当:将要。
浮桂棹(zhào):指乘船。桂棹,用桂木做的桨,船的美称。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未几:没有多少时候;不久。
荆扉:用荆条做的门。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树木伴随着你远去的身影,夕阳映照着(眼前的)孤城。
当:对着。
落晖:夕阳;夕照。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落第只是一时偶然,不要觉得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
吾谋适不用:字面意思是“我的计谋正好(偶然)不被采用(罢了)”。《左传·文公·文公十三年》记载:“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作者引用绕朝说的这句话是安慰綦毋潜,意思是:綦毋潜的才华未被考官所赏识,此次落第是偶然的事。适,偶然。
知音:知己。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是作者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进行慰勉而作。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全诗共分四段,每段四句。第一段写赴试,第二段写落第,第三段是写作者送朋友还乡,并表示饯行,第四段“远树带行客”描绘路上景色,最后两句是安慰之言,说不要为了偶然(适)的失意就说没有知音以至于灰心。
开头四句是说当今正是太平盛世,有才华的人不再隐居,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要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
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
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
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
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因此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
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6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7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或768年),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今存诗376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51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