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题与背景: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市东,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形势险峻,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东吴于此设江防。怀古,借凭吊古迹和咏怀往事来抒发感慨的一种诗歌。
此诗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赴和州途中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逐句释义: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的高大战舰从益州顺流直下(伐吴),吴都金陵的“帝王之气”便立即消失了(东吴的国运就此告终)。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官益州刺史。受晋武帝命,造大楼船,内可容二千人,于太康元年(280年)正月,自成都出发伐吴。顺流而下,直取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进入石头城,吴主孙皓乃备亡国之礼以降。
益州:今四川成都市。
金陵:即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相传战国楚威王时,见其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因以为言,改为秣陵。见《太平御览·金陵图》。
王气:帝王之气。
黯(àn)然:伤神的样子。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东吴)千寻之长的锁江铁链(竞被烧毁而)沉入了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
千寻铁锁: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濬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降旛(fān):降旗。
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这场著名的战役已经成为陈迹了),只有西塞山依旧,寒秋中的长江在它旁边东流而去。
往事:指以金陵为国都的六朝亡国的历史。
山形:指西塞山的形势。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寒流,形容秋天江水。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秋风中萧萧摇动。
从今:一作“今逢”。
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
故垒:指西塞山,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萧萧:秋风的声音。
芦荻:芦与荻。芦,芦苇。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西塞山怀古》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被誉为“唐人怀古之绝唱”,备受推崇。通过描写西晋大将王濬灭吴战争的史实,指出天险不足恃,兴亡全在于人事。咏叹恃险割据一方的六朝都归于灭亡,天下统一是大势。这对当时唐王朝藩镇割据的现实政治有讽喻意义。前四句把史实用简洁的笔法交待清楚,而且气势雄壮,对照强烈,力重万钧,突出“险不足恃”的主题。后四句感叹兴亡,俯仰千古,寄寓了希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理想,而今日江山统一,像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诗将怀古、慨今、垂诫后世融为一体,寓意深广,含蕴无穷,发人深思。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诗一开头就展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决定起兵攻打东吴。他任命贾充为大都督统率全军。处于战线最前锋的王濬受命在益州大造战船,摆出了咄咄逼人之势。第二年正月,战船从益州(成都)出发向东吴挺进。这即是诗中所写的“下益州”。一个“下”字,居高临下,气势盖人,其必胜之势已在不言之中。果然,同年三月,东吴国君孙皓便在金陵宣布投降。“黯然收”三字,写出东吴失败之惨,“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下益州”与“黯然收”也形成了因果关系的强烈对照。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国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此联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一片降幡出石头”,既是实写东吴的亡国,同时与前句相对比,“千寻铁锁”对应“一片降幡”,“沉”对应“出”,虚虚实实之间,交战双方的攻守、强弱、胜败已经注定。如此描写,不仅让整幅画面显得声势浩大,气象生动,而且以强烈的反差对比,凸显出东吴灭国的悲剧色彩。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怀古转入现实,抒发对天下兴亡的感慨。作者将历史兴废更替之悠悠往事,尽收于“人世几回伤往事”之中,笔力精炼雄奇。“山形依旧枕寒流”,表明作者的视野从金陵拉到西塞山前。“山形依旧”,指的是西塞山依然苍翠峻拔,“寒流”,指的是秋天的长江寒冷刺骨,滔滔不绝。这些自然景物依然长存,但历史的兴亡变迁,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这两句,或许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的最好诠释。
尾联“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借古抒情。上句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古今对比,作者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此联采用了对比法,一面肯定当朝“四海为家”、天下统一的表面升平景象,一面则着力渲染“故垒萧萧”的悲凉陈迹,让读者自己去体悟言外之意。结句用许多衰飒字眼,如“故垒”、“萧萧”、“芦荻”等,字字衰飒,令人叹息不已。“秋”字点明时令,与前文“寒”字呼应,又进一步渲染了悲凉之感。
全诗气韵沉雄而又寄慨遥深,笔势纵横,境界雄奇。此诗后世评价甚高,何焯赞誉其“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瀛奎律髓汇评》引)黄叔灿《唐诗笺注》则称“诗极雄深宕往,所以为金陵怀古之冠”。此诗语言之洗练精当,意境之含蓄隽永,气度之慷慨壮丽,思想之幽深绵远,确实能当此美誉。
名家点评:
汪师韩《诗学纂闻》:“假使感古者取三国六代事,衍为长律,便使一句一事,包举无遗,岂成体制?梦得之专咏晋事,尊题也。下接云‘人事几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在其笔底者。山形枕水之情,不涉其境,不悉其妙。至于芦荻萧萧,履清时而依故垒,含蕴正靡穷矣。所谓骊珠之得,或在于斯者欤?”
薛雪《一瓢诗话》:“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屈复《唐诗成法》:“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
钱朝鼎《唐诗鼓吹笺注》:“劈将王濬下益州起,加‘楼船’二字,何等雄壮!随手接云:‘金陵王气黯然收’,下一‘收’字,何等惨溃!……看他前四句单写吴主孙皓,五忽转云‘人世几回伤往事’,直将六朝人物变迁,世代废兴俱收在七字中。六又接云:‘山形依旧枕寒流’,何等高雅,何等自然!末将无限衰飒字样写当今四海为家,于极感慨中却极壮丽,何等气度,何等佳构!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
《絸斋诗谈》评此诗:“太平既久,向之霸业雄心消磨已净。此方是怀古胜场。”
纪昀评此诗:“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何光远《鉴诫录》:“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时梦得方在郎署,元公已在翰林。刘聘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前四句先写‘西塞山古’四字,后四句单写一‘怀’字。”
钱朝鼒《唐诗鼓吹笺注》:“劈将王濬下益州起,加‘楼船’二字,何等雄壮。随手接云‘金陵王气黯然收’,下一‘收’字,何等惨淡! ……看他前四句单写吴主孙皓,五忽转云‘人世几回伤往事’,直将六朝人物变迁、世代兴废俱收在七字中。六又接云‘山形依旧枕寒流’,何等高雅,何等自然! 末将无数衰飒字样写当今四海为家,于极感慨中却极壮丽,何等气度,何等结构! 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
薛雪《一瓢诗话》:“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俞陛云评此诗:“余谓刘诗与崔颢《黄鹤楼》诗,异曲同工。崔诗从黄鹤仙人着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鹤事,一气贯注;刘诗从西塞山铁锁横江着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吴事,亦一气贯注,非但切定本题,且七律诗能前四句专咏一事,而劲气直达者,在盛唐时,沈佺期《龙池篇》、李太白《鹦鹉篇》外,罕有能手。”(《诗境浅说》)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
试题精选:
1.从全诗看,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①咏史怀古。作者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借六朝更替的往事,抒发了国家兴亡、物是人非的感叹。②借古鉴今:一是劝诫朝廷居安思危,勤勉于政治,切勿骄奢以亡国,步六朝旧尘,令后人再伤“往事”;二是正告拥兵自重的藩镇,切莫依据山川形势划地为王,否则,终将像历史上划江而守的小朝廷一样归于覆灭。
2.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参考答案:下和收字用得好。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3.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运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①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②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4.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不能用一般的叙史或论史的手法来考虑怎样回答,只能从怀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
5.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之下不堪一击的这一段历史。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6.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人以景衬情,感慨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诗人便以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一“下”即“收”,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
B. 第二联写东吴的失败,表现了作者的惊讶之情。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C. 颈联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
D. 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E. 尾联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表现了作者对东吴衰败的惋惜之情。
参考答案:B、E
解析:B项,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E项,诗人以景衬情,感慨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唐朝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收录其诗作70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