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丁元珍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答丁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诗题与背景:

  《答丁元珍》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一作《戏答元珍》,诗题下有“时久雨之什”之注。《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答丁元珍》。丁元珍,指丁宝臣,元珍是其字。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军事判官,与欧阳修关系密切。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欧阳修因批评宰相吕夷简而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他的朋友丁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送给他,欧阳修因此于到任后的次年初春(1037年)写了这首《戏答元珍》诗作答。


逐句释义: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我)疑心春天和暖的风是吹不到这远在天边的地方的,所以都已经二月了,山城里仍然看不见开放的花朵。
  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这里指夷陵。
  山城:靠山的城垣,指夷陵。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还没有消融的残雪压着枝条,枝上还挂着经过冬天的橘子,早春的雷声惊醒了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发新芽了。
  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橘:橘子(果实)。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夜里听到北归的雁啼声,勾起了我无尽的乡思,带病进入新的一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
  啼雁:一本作“归雁”。
  病入新年:拖着病体进入新年。
  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回想我曾经在洛阳任职,是那牡丹花下的客人,这里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些,但也没有什么可叹息的了。
  野芳:野地里的花。
  嗟:叹息,感悟。

《答丁元珍》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是对丁元珍所赠《花时久雨》诗的答诗。此诗通过对夷陵春天景象及由此而生的感触的描述,流露出作者对无辜被贬的不满情绪。首联即景抒情,渲染气氛。颔联写眼前所见,以工整的对句写出乍暖还寒时山城的特有景色。颈联笔锋一转,抒写作者的凄凉心境,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尾联写自己早年在洛阳任职,是那牡丹花下的客人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全诗写的委婉含蓄,富有才情。


  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是说夷陵小城,地处偏远,春天和暖的风吹不到这远在天边的地方的,所以都已经二月了,山城里仍然看不见开放的花朵。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又抒发了自己山居寂寞的情怀。“春风”“不到天涯”之语,暗离皇恩不到,透露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情绪。这一联起得十分超妙,前句问,后句答。欧阳修自己也很欣赏,他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笔说》)正因为这两句破题巧妙,为后面的描写留有充分的余地,所以元人方回说:“以后句句有味。”(《瀛奎律髓》)


  从结构上说,首句以“疑”字领起,以“二月山城未见花”回答,既点出山城景色特点,又借“春风”这一“皇恩”的双关语暗示被贬后的失意伤感,后文写景抒情都围绕山城初春这一情感触发点展开,由感伤而自我开解,时悲时喜,将起伏的心绪充分展露出来,并最终达到理性的认识,以乐观旷达收结。全诗结构巧妙而脉络清晰,将散文谋篇布局的章法移用于诗歌,显示了宋人“以文为诗”的创作特点。


  颔联“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承首联“早春”之意,选择了山城二月最典型、最奇特的景物铺开描写,恰似将一幅山城早春画卷展现出来,写来别有韵味。夷陵是著名橘乡,橘枝上犹有冬天的积雪。可是,春天毕竟来了,橘枝上留下的不过是“残雪”而已。残雪之下,经过冬天的橘果还星星点点地显露出来。夷陵又是著名的竹乡,那似乎还带着冰冻之声的第一响春雷,将地下“冬眠”的竹笋惊醒,它们听到了春天的讯息,振奋精神,准备破土抽发了。预示着困苦之中孕育着生机与希望。景中寓理,古今传诵。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以地下竹笋正欲抽芽之态,生动形象地把一般人尚未觉察到的“早春”描绘出来。因此,“冻雷惊笋欲抽芽”句可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笔。


  颈联“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由写景转为写感慨。作者远谪山乡,心情苦闷,夜听北归春雁鸣叫,勾起了无尽的“乡思”,即自己被贬之前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任所洛阳,正如同故乡一样令人怀念。然后由往事的回忆联想到目下的处境,抱病之身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年头。时光流逝,景物变换,叫人感慨万千。


  尾联“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作者似乎想通了。说我曾经在洛阳任职,是那牡丹花下的客人,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牡丹名花,这里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些,但也没有什么可叹息的了。因此,还是在这僻野之地等待着迟开的山花吧。


  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怨而不怒。它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是深信明君不会抛弃智臣的,故在另一首《戏赠丁判官》七绝中说“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而此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他的怀疑,也不失为一种清醒。此诗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他的怨情。欧阳修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据说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史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为您推荐

竹楼 李嘉祐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竹楼 唐·李嘉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诗题与背景:   《竹楼》是唐代诗人..

程颢主要成就①

  程颢的主要成就是他的理学主张。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并无二致。皆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

程颢思想主张①

  核心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而后有万物。“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把天理和理论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理。”..

竹里馆①

积雨辋川庄作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 积雨辋川庄作/辋川积雨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

立秋 刘翰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诗题与背景:   《立秋》是宋代诗人刘..

程颢①

  程颢(1032—1085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