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秦州杂诗

唐·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秦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体裁为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秦州,今甘肃天水市。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流寓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逐句释义: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凤林一帯的战事还未止息,鱼海的道路十分险恶艰难。
  凤林:《旧唐书·地理志》载,凤林县,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东北)此时正遭吐蕃进犯。在今甘肃省临夏县附近。《旧唐书》:凤林县,属河州,本汉白石县地,属金城郡。《一统志》:凤林关,在今临桃府兰州。
  鱼海:吐蕃境内地名,所在之处不详。《唐书》:天宝元年,河西节度使王倕克吐蕃鱼海。又《李国臣传》:以折冲从收鱼海三载。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烽火好似云峰一样高峻,孤军深入难免幕井枯干(陷于困难处境)。
  候火:烽火。
  云峰:谢灵运诗:“平明望云峰。”云峰,喻候火之炽而高也。
  悬军:深入敌方的孤军。
  幕井:军营的水井。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狂风猛烈,连西边极远之处的星斗也好像被撼动;月光照到边庭又觉得非常寒冷。
  西极:西边的尽头;西方极远之处。
  北庭:北庭大都护府。李嗣业曾破吐蕃建功,后为北庭节度使,在邺城战役中牺牲。此句谓北庭无将。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那些故旧老人常思念飞将军,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考虑筑坛拜将?
  故老:故旧老人。一说作者自称。
  飞将:汉将李广镇守右北平郡,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
  筑坛:指任命将领戍边。《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为汉王时曾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军。

《秦州杂诗》题图
作品赏析:

  《秦州杂诗二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二十首诗或记秦州风物,或叙游踪观感,或写边塞事,或发忧国议论,多侧面地反映了秦州的山川城郭风光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的伤时感乱忧郁孤愤之情,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地域色彩。组诗手法富于变化,比兴含意深婉,语言精警准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组诗在表现手法上富于变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是“杂诗”的特点,也是联章体组诗的特点。


  此诗是《秦州杂诗二十首》的第十九首,表现了他对唐朝西疆防守的担忧。


  十九章,忧乱而思良将也。时边境未宁,故尚须远戍。风连欲动,谓吐蕃西竟。月过加寒,谓北庭无将。此借秋景以慨时事。又是年子仪召还,故望筑坛而任飞将。


  首联“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从唐朝西疆的战事说起。凤林一帯的战事还未止息,鱼海的道路十分险恶艰难。凤林、鱼海,都是唐朝西疆的地名,在这里均属泛指,指大唐的西面边镇。“戈未息”“路常难”,表明唐朝的西疆因战火不停而造成的交通困难。“戈”在这里指战争。首联泛泛说起西镇战事。


  颔联“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写西疆战事的白热化程度。报警的烽火高耸入天,与此同时,深入敌后受困的孤军正遭到严峻的考验。“云峰”承上联的“戈”, 均指战争;而“悬军”与“路常难”意脉相承。


  颈联“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写战争中的边塞秋景。狂风猛烈,似乎整个西天都在震颤,连西边极远之处的星斗也好像都被撼动;月光照到边庭又觉得非常寒冷、凄凉。这一联境界阔大,格调苍劲、沉郁。


  尾联“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怀古抒情。那些故旧老人常思念飞将军,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考虑筑坛拜将?平息战乱,使混乱不安的边境得到安定,人民重新安居乐业。


  乾元二年,也就是杜甫在秦州的这一年,鱼朝恩等宦官陷害大将郭子仪,将之罢官闲置京师。郭子仪乃是唐军的统帅和灵魂,他的罢职,对唐军的安定团结及作战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边境安定无疑是重大的干扰。作者虽然身在秦州,却从未忘记天下,这首诗就是针对这一事件而发的。


名家点评: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秦州》五言二十首,内云……唐人游边之作,数十篇中间有三数篇,一篇中间有一、二联可采;若此二十篇,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网山《送蕲帅》云:“杜陵诗卷是图经”,岂不信然!

  明·王嗣奭《杜臆》:此二十首皆秦州地方,故总云《秦州杂诗》。……首作云“因人”,“鸳行侣”正与相照。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题曰《杂诗》,所感非一事,其作非一时,盖甫弃官游秦,情非得已,身世之感,一寓于诗,即事命意,触景成文,或系于国,或系于己,要以达其性情则一。然其遇弥困,而思则弥深;其心益苦,而言则益工;纵出横飞,涵今茹古。昔人谓其秦州以后,律法尤精,盖所遇有以激发之也。学者求其本源之所在而参时世以观之,庶有以窥其藩篱耳。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详结联,知此二十首故是入秦以来,详揭行踪心事、投寄中朝朋旧者。通盘布置,用代书笺,体裁自宜浑成。若云杂诗无伦次,则以后《天河》、《初月》等篇,皆杂诗也,何不统入于此?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诗)又有随所兴触,一章一意,分观错杂,总述累累。射洪《感遇》、太白《古风》、子美《秦州杂诗》之类是也。

  清·杨伦《杜诗镜铨》:张上若云:是诗二十首,首章叙来秦之由,其馀皆至秦所见所闻也:或游览,或感怀,或即事;间有带慨河北处,亦由本地触发。大约在西言西,反复于吐蕃之骄横,使节之络绎,无能为朝庭效一筹者,结以唐尧自圣,无须野人,惟有以家事付之妇与儿、此身访道探奇。穷愁卒岁、寄语诸友,无复有立朝之望矣。公之志可知也。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拓展阅读:

《秦州杂诗二十首》

杜甫

其 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其 二

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其 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其 四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其 五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其 六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其 七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怅望,衰飒正摧颜。



其 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其 九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其 十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
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



其十一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其十二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其十三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



其十四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其十五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其十六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白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其十七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其十八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其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其二十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秋月 朱熹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诗题与背景:   《秋月》是宋代诗人朱..

秋风引①

秋夜闻笛①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3年级)》 秋夜闻笛 岑参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长安城中百万家 为习近平主席讲话所引用 【释义】 唐朝都城长安..

秋思 陆游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秋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

秋夜曲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题与背景:   《秋夜曲》是唐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