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诗题与背景:
《秋月》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作者原题为程颢。据《朱文公集》,这首诗为朱熹所作。《千家诗》将作者题为程颢,疑误。
逐句释义: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而下,分外清澈鲜明,构成了一副水天一色的夜色秋景图。
清溪:清澈的溪水。
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青翠茂盛。
澄(chéng)鲜:清澈鲜明;清新。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秋色把人世间隔那在三十里之外,天上的白云和山上的红叶两种闲情逸致的景象多么悠闲自在啊。
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秋月》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明月,抒发闲淡超脱情趣的诗。本诗题为《秋月》,然而清溪碧山、白云红叶,景物描写恰如白昼。面对秋月,作者没有直接去描写它,而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从侧面即从月光笼罩下的山中景色来写月的明净朗彻。全诗虽不见一字提“月”,但让人又觉得分明看见了一轮清辉朗照、一尘不染的明月。
前两句“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写山,写水,写秋月照临下的明净秋色。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而下,分外清澈鲜明,这时正值秋月当空,构成了一副水天一色的夜色秋景图。
后两句“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即景抒怀。写作者在他所创造的这种清丽明洁境界中的体验。这秋月的清辉使得山青水碧,整个世界都变得一尘不染。“红尘”,指人世间。“三十里” 当是虚指,即遥远的意思。秋月所照临的世界,是一个洁净高远的世界,世俗生活中的种种争斗、失意、烦恼等等,都被阻隔在这美好世界之外。“悠悠”,悠闲自在而兼有邈远之意。看那白云、红叶,是那样地自由自在,高远无际,使人不禁产生一种幽思遐想,将自我也融进这片月色笼罩下的秋色之中了。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