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诗题与背景:
《石鱼湖上醉歌》是唐代诗人元结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石鱼湖,在今湖南道县东。
元结在唐代宗(762-779年在位)时,曾任道州刺史,其时他写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诗。其《石鱼湖上作》序云:“潓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人堪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此为石鱼湖得名之由来,当时或已有归隐之意。
逐句释义: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译文与注释:
我用公田产出的粮食来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好像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像绕洞庭湖而坐。酒船荡漾在波涛上一来一往。于是作了这首醉歌,咏此事。
漫叟:元结的别号。
休暇:休假。
引臂:伸臂。
鱼:指石鱼(山)。
舫:船。
疑:似。
巴丘:又名巴陵,洞庭湖边山名。
君山:一名洞庭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故又名湘山。
诸子:指同游的人。
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
泛泛,荡漾的样子,浮动的样子。
长(zhǎng),助兴的意思。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湖,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石鱼)青翠。
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
君山:一名洞庭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故又名湘山。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且把山当作酒器,湖水作酒池,酒徒们一个个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樽:酒器。
沼:池。
历历:一个个。
洲岛:水中岛。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洲,水中可居之地。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石鱼湖上醉歌》)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船。
长风:暴风;大风。
废人,阻止人。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我手持长长的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忧愁。
瓢,原指剖瓠(葫芦)做成的舀水之器。
酌(zhuó)饮:指饮酒。
《石鱼湖上醉歌》题图 文徵明_《登君山图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石鱼湖风景的诗。表现了作者已动归隐之心,借酒浇愁和向往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其中醉后狂言,写得直率自然,具有民歌色彩。诗前序言叙述作者与其友属在石鱼湖上饮酒的事及作者对此事的感受。
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作者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从思想内容上看,此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无病呻吟。
从艺术方面看,此诗为古体杂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在写作特色上,三句一换韵或两句一换韵,朗朗上口,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名家点评: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道州七言古数首,几于忘情学草木矣,然直谓草木无情,则不能看元诗。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简而远,此境最不易到。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结处深情无限。太白所谓“泪亦不能为之堕,声亦不能为之哀”也。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短古,奇格可爱。
《石鱼湖上醉歌》,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31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32
作者简介:
元结(719—772年),唐朝诗人。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新唐书》卷一四三本传、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唐诗纪事》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