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
xiàng wǎn yì bú shì
向 晚 意 不 适,
qū chē dēng gǔ yuán
驱 车 登 古 原。
xī yáng wú xiàn hǎo
夕 阳 无 限 好,
zhǐ shì jìn huáng hūn
只 是 近 黄 昏。
诗题与背景:
《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年)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近黄昏'也。”
逐句释义: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驾着车登上古原。
向晚: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不适,(身体)不舒服。
驱车:驾车或乘车。
古原:指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很快就要消逝了)。今常用这两句诗喻指好景不长。
夕阳:傍晚的太阳。
近:接近,快要。
《登乐游原》插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作者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另有《诗法易简录》评论说:以末句收足“向晚”意,言外有身世迟暮之感。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关于“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大唐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般西下,好景不长。故而这句诗长久以来是这样翻译的:“夕阳无限的美好啊!但是已经快要落下了。”李商隐身处的晚唐,总有一种极致奢华过后的颓废感,故而此诗理解为李商隐对唐帝国的感叹。这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沉落的失落感深深地烙在晚唐的每一个诗人身上,故而晚唐诗人的诗作比起盛唐总少了那种英姿勃发的自信感,大多消沉颓丧、含蓄委曲。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2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3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1—约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55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