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题与背景: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又作《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安西时作的一首送别诗,体裁属乐府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准备酒食为人送行)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安西,是唐朝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赴安西必经阳关。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此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全唐诗·卷二七 杂曲歌辞》收录此诗。


  送客的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阳关在甘肃,安西在新疆。阳关已经没有故人,何况安西之远。读者了解此意,可知离别之苦,此一去或成永别,不知何日重见。据说,王维后来“偶于路旁,闻人唱诗,为之落泪。”


  【注】安西都护府,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安西都护府驻军被调往内地参与平叛,导致安西都护府空虚,吐蕃趁机进兵安西,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


逐句释义: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湿润了(平日飞扬的)尘土,(使)客舍和(周围的)柳树都格外清新。
  渭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秦代咸阳古城,汉代改称渭城。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轻尘:是说雨后使尘土沾湿,不再飞扬。浥,湿。轻尘,尘土质轻,易于飞扬,故称。
  客舍:驿馆,旅馆。
  柳色新:一作“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你再喝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
  更尽:指再喝(一杯酒)。
  阳关:古关名。西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当时阳关和玉门关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玉门关为北道,阳关为南道。
  故人:老朋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


《渭城曲》题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题图 《送元二使安西》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送别的名曲。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四句诗都是口语,如同亲人好友之间的寻常言语。偏是寻常语,越发让人感觉真实和体贴。

  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朝雨”,指早晨的雨下得时间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作者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宋朝刘辰翁《王孟诗评》说王维的这首《渭城曲》: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8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试题精选:

  1.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 ,地点是:(  ) ,景物是:(  )和(    )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参考答案:春天;渭城;朝雨;青青柳色。


  2.诗中作者用一个( )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参考答案:柳。


  3.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4分)

  参考答案: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点拨:朝雨即早晨的雨,浥字说明这场春雨下得恰到好处。


  4.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一路珍重的殷殷祝福。

  点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明离别的时刻不可避免地来到了,体现出的是对友人的不舍。(答出惜别之情和祝福之意即可。)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或768年),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今存诗376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51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清明 黄庭坚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

渡汉江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李频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题与背景:   《渡汉江》为唐代诗人宋之..

渡扬子江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渡扬子江 唐·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清明 高翥诗①

清平调·其三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清平调·其三 唐·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

清平调·其二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清平调·其二 唐·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

清平调(其一)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 清平调·其一/清平调词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题与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