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其一)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清平调·其一/清平调词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清平调三首》中的第一首,体裁为乐府。清平调,唐大曲名,《乐府诗集》卷八十列于《近代曲辞》,后用为词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千家诗》收录此诗时,题作《清平调词》。


  《清平调三首》中的三首诗均为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全唐诗》题注:“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中弟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牋,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歌之,太真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其中以第一首最为出色。


逐句释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另解为:云想变做杨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她的容貌。或解为:见到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见到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
  想:有两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
  容:容貌。
  槛(jiàn):栏杆。
  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露华,露水。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如此天姿国色的容貌)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月光下才能遇到的神女。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或“如果不是……应该就在……”的意思。
  群玉:山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因山中多玉石,故名。
  瑶台:传说是西王母居处。

《清平调·其一》题图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华清出浴图》(局部),清代画家康涛绘 清平调(其一)诗意参考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和高贵身份。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四句以仙女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云想衣裳花想容”,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也可以理解为,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想”即“像”。“花”指牡丹花。无论那种解读,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春风拂槛露华浓”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风和煦;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表现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作者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若非群玉山头见”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把杨贵妃比作了天仙。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

  “会向瑶台月下逢”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的“逢”字与上一句的“见”字,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

  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名家点评:

  《松窗杂录》:(开元中,玄宗、杨贵妃于沉香亭赏牡丹)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云想衣裳花想容……”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颔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龟年常话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大异于他学士。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太白《清平调》三章,语语藻艳,字字葩流,美中带刺,不专事纤巧。家澹斋有谓:以是诗,合得是语,所谓破空截石、旱地擒鱼者。近《诗归》选极富,何故独不收?吾所不解。

  《唐诗摘钞》:三首皆咏妃子,而以“花”旁映之,其命意自有宾主。或谓衬首咏人,次首咏花,三首合咏,非知诗者也。太白七绝以自然为宗,语趣俱若天意为诗,偶然而已。后人极力用意,愈不可到,固当推为天才。

  《古欢堂杂著》:少陵《秋兴八首》,青莲《清平词》三章,脍炙千古矣。余三十年来读之,愈知其未易到。

  《原诗》:李白天才自然,出类拔萃,然千古与杜甫齐名,则犹有间。盖白之得此者,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也。……如白《清平调》三首,亦平平宫艳体耳,然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无论懦夫于此战栗趑趄万状,秦舞阳壮士不能不色变于秦皇殿上,则气未有不先馁者,宁睱见其才乎?观白挥洒万乘之前,无异长安市上醉眠时,此何如气也!

  《唐诗选胜直解》:《清平调》三首章法最妙。第一首赋妃子之色,二首赋名花之丽,三首合名花、妃子夹写之,情境已尽于此,使人再续不得。所以为妙。

  《唐诗别裁》:三章合花与人言之,风流旖旎,绝世丰神。或谓首章咏妃子,次章咏花,三章合咏,殊见执滞。

  《碧鸡漫志》:《松窗杂录》云: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手捧擅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赋词,龟年以进。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张君房《脞说》指此为《清平乐》曲。

  《唐诗绝句类选》:蒋仲舒曰:“想”、“想”,妙,难以形容也。次句下得陡然,令人不知。

  《唐诗摘钞》:二“想”字是咏妃后语。

  《而庵说唐诗》:“春风拂槛露华浓”,此句须略重。花上风拂,喻妃子之摇曳;露浓,喻君恩之郑重。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琦按蔡君谟书此诗,以“云想”作“叶想”,近世吴舒凫遵之,且云“叶想衣裳花想容”,与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俱从梁简文“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脱出。而李用二“想”字,化实为虚,尤见新颖,不知何人误作“云”字,而解者附会《楚辞》“青云衣兮白霓裳”,甚觉无谓云云。不知改“云”作“叶”,便同嚼蜡,索然无味矣。此必君谟一时落笔之误,非有意点金成铁,若谓太白原本是“叶”字,则更大谬不然。

  《唐诗笺注》:此首咏太真,着二“想”字妙。次句人接不出,却映花说,是“想”之魂。“春风拂槛”想其绰约,“露华浓”想其芳艳,脱胎烘染,化工笔也。

  《诗法易简录》:三首人皆知合花与人言之,而不知意实重在人,不在花也,故以“花想容”三字领起。“春风拂槛露华浓”,乃花最鲜艳、最风韵之时,则其容之美为何如?说花处即是说人,故下二句极赞其人。

  《填词杂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太白佳境。柳屯田:“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大畏唐突,尤见温存,又可悟翻旧换新之法。

  《雨村词话》:李调元云:太白词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已成绝唱。韦庄效之“金似衣裳玉似身”,尚堪入目,而向子湮“花容仪,柳想腰”之句,毫无生色,徒生厌憎。

  《李太白诗醇》:清便宛转,别自成风调。谢云:褒美中以寓箴规之意。严沧浪曰:想望缥缈,不得以熟目忽之。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9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20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拓展阅读:


《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6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清平调·其二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清平调·其二 唐·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

清平调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清平调 三首 唐·李白 其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详见:清平调·其一 其 二..

《清平山堂话本》①

《清平山堂话本》 : 现存最早的话本总集,明代嘉靖年间洪楩编印,原名《六十家小说》。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6集,共收录宋、元、明三朝小说话本旧作60篇,大..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