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诗题与背景: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逐句释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被楚江(长江)冲开(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向北)折回。
天门:即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东流的长江水在这里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仿佛从日边驶来。
两岸青山:分别指天门山的东西两山(即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孤帆:一张船帆。指孤单的船只。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插图: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清石涛《唐人诗意图》之一 16.6cm×2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望天门山》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版本“至此回”作“直北回”,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6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