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诗题与背景:
《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逐句释义: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宫女)脂粉涂抹打扮一新下红楼,庭院深深春光一片满眼却是一院愁。
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朱楼: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来到庭院中(寂寞无聊)数着那开得正艳的花朵,却有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玉搔头: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据说汉武帝曾取李夫人玉簪搔头。
《春词》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来到庭院中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写人物的装扮和动作,同时也把人物的心情点了出来。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下得楼来,庭院深深,院门紧锁,却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春光一片,然而独自一人,甚是寂寞,于是满目生愁。“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表明女主人公妆扮得十分认真、讲究。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进一步写足“愁”字。女主人公新妆宜面下楼来到庭院中,可是无端的烦恼让她无心赏春景,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蜻蜓飞上玉搔头”是精彩的一笔,含蓄地刻画出女主人公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也好像和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都是空付春光。于是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
名家点评:
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末句无谓自妙,细味之,乃亭其凝立如痴光景耳。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春怨词也,乃仅曰“春词”,故但写春庭闲事,而怨在其中。第二句言一院春愁,即其本意。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0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唐朝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收录其诗作70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