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诗题与背景:
《春宫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逐句释义: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挂在天上。
露井桃:露井边上的桃树。《宋书·乐志·鸡鸣古词》:“桃生露井上。”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月轮高:指夜深。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
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汉武帝曾于其姊平阳公主家爱上歌女卫子夫(卫青之姊),公主便将她送至宫中,极受宠爱。陈皇后闻之,大为愤妒。
新承宠:反衬旧人遭遗弃。新承,一作“承新”,受到宠幸。
赐锦袍:以一歌女,才进宫中,因帘外春寒,便受锦袍之赐,其宠爱可知。
《春宫曲》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汉代卫子夫得宠故事为题材的宫怨诗,实际也适用于唐代以至历代宫闱。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纳杨玉环,淫佚无度,诗人以汉喻唐,拉出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遗弃陈皇后的一段情事,为自己的讽刺诗罩上了一层“宫怨”的烟幕。更为巧妙的是,诗人写宫怨,字面上却看不出一点怨意,只是从一个失宠者的角度,着力描述新人受宠的情状,这样,“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沈德潜《唐诗别裁》)。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字面上看,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首句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又是象征性的写法,露井(没有井亭覆盖的井)旁边的桃树,因一夜春风而忽然开花了。这一句还兴而兼比,暗示出身低微的卫子夫一旦承恩受宠,就好像平凡的露井之桃沐东风而盛开,一时身价百倍。次句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明月高照。“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所以她只觉得月是此处高,点出了受宠之人的心境。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下一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前人评论此诗,多认为是诗人代失宠的旧人抒发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
本诗咏的都是汉宫旧事,实际上是以汉喻唐,借古讽今。借叙春宫中宠幸的宫人的情事,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唐人失意,每托意于宫闱,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他对于宵小之徒得势,才人屈居下僚的怨愤。
名家点评: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不寒而寒,赐非所赐,失宠者思得宠者之荣,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词也。”这些说法,尽管不为无见,但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这种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王昌龄七绝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6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6/757年),唐朝诗人。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由贬所赴江宁,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官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全唐诗》编录其诗四卷,收录其诗作170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