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
有以下6个基本方面:-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即研究档案的起源与发展,档案的本质属性与一般属性,档案种类的划分,档案价值及其实现的规律;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档案工作的性质与基本原则,档案工作体制;国家档案事业的体系和结构,档案法规体系;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档案学的性质、特点与体系结构等。其任务是探讨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使之对档案学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以及档案工作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档案专业史研究。即以历史时期为序,运用具体史料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包括不同时期档案、档案工作的状况和特点,档案学演进过程中不同学术思想的源流和派别等。其任务是:在占有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阐明各种社会形态中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学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诸方面的关系,探寻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
- 档案事业管理研究。即研究档案事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功能和体制,档案事业管理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档案工作标准化等。其任务是:提高国家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水平,促进档案事业整体协调发展。
- 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含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两个方面。档案实体管理研究包括对档案原件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等内容;档案信息管理研究包括对档案的编目、数据组织、编研和提供利用等内容。其任务是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为档案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 档案工作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如档案存储环境控制技术、档案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档案修复技术等。其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原件的寿命;档案缩微复制技术研究,其任务是提高档案缩微复制品及其还原、存储、检索的质量。
- 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系统及技术,网络环境中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技术,纸质档案、档案缩微品数字化技术等。其任务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使档案工作与社会信息化同步。
学科特点
档案学有3个鲜明的特点:- 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受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和影响。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和档案工作,与各国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相联系,因此不同国家的档案理论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档案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涉及领域极其广泛,既有自然现象,也有社会现象。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成果和方法,包括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信息学、管理学、法学、物理、化学、生物、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档案学研究中知识交叉和融合的倾向愈益明显。
- 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从总体上说,档案学属于应用学科,档案学知识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是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又应用于档案工作实践。档案工作实践检验档案学理论的正确性,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水平决定档案学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档案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