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文献的等级①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

  • 零次文献: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
  • 一次文献:论文,报告等
  • 二次文献:比如各种文摘
  • 三次文献:各种综述性的文章
  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零次和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为您推荐

文献产生方式①

  中国古典文献产生的主要方式包括文献的产生方式包括“著”、“述”、“编”和“译”四类:   著 古代亦称“作”、“造”、“著作”,强调“无本于前”、“前始未有”,即强调原创性。   述 相对于著来说,述就是..

文献①

  文献,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汉语“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注解:“文,典籍也;献,贤也。意指典籍与宿贤。”元代马端临将其用作书名编成《文献通考》,把“文”释成本书的记载,把“献”释为学士名..

文献文献的等级①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 零次文献: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一次文献:论文,报告等二次文献:比如各种文摘三次文献:各种综述性的文章  从零次文献、一..

【晋升工资等级呈报审批表】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文献丛书?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设四库全书馆,先后从全国各省征集各类图书1.3万余种。命纪昀为总篡官,另有360名著名学者参与编修。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故称..

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文献丛书?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设四库全书馆,先后从全国各省征集各类图书1.3万余种。命纪昀为总纂官,另有360名著名学者参与编修。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故称“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