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念①

定义

  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器物(物质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 汉朝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晋朝束晰《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 前蜀杜光庭《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
  • 元朝耶律楚材《太阳十六题》诗之七:“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优游致太平。”
  • 清朝魏子安(魏秀仁)所著小说《花月痕》第四七回:“尔诈尔虞,如鬼如蜮,梗两朝之文化,劳九伐之天威。”
  传统中国有华夷之辨,但无culture的概念,亦没有区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概念,将其翻译作文化两字是日本人之举。

外文词源

  在英语里,最初“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是栽培、耕耘(脱离原始的状态)的意思。

西文语境下之“文化”概念

  文化(culture)的涵义不仅耕耘土地,还指照料土地、饲养动物;照料人们的生活,如穿衣、装饰身体、关心和照料朋友及祭祀祖先的风俗;还意味着居住在城镇或市区,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和心智等。在中世纪晚期,文化开始指道德完美与心智、艺术成就。

三层次说

  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

  物质文化 人类为了克服自然或适应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简单说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须的东西,以及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机器等等。人类借助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获取生存所必须的东西。

  制度文化 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类创造出制度文化,即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典章律法等。人类借助这些社群与文化行动,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

  精神文化 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比如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宗教信仰等。人类借助这些表达方式获得满足于安慰,维持自我的平衡与完整。

为您推荐

政治文化与研究范畴

在50—70年代这个时间范畴里,意识形态不仅表达了国家现代性追求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切领域的决疑术,是知识范畴的意义体现,人们普遍相信意识形态可以处理所有的公共事务。就文艺学而言,它规约的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

政治文化与研究心态

政治文化揭示了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用“群体无意识”的概念揭示了民族群体的政治心态。这种心理结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宣..

政治文化和学术史

系统和专门的学问,它的生产和发展有内在的机制和规律,但它从来就不是自足的,特别是人文学科,它总要密切地联系着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实。关键词或核心语词是通过专业表达的方式,来对某一时期的社会提出问题..

文化整合,苛求难免

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

古文论“失语”: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客观必然

尽管我期待着古文论学者能有这样热心“复语”的实践者,但坦诚地说,我对这种实践的成功并不抱有希望,因为上述关键在“重视和运用”的结论,是建立在论者对中国古文论“失语”根源的浅表性认识基础上的。实际上,正像许多..

当代文化建设基点;科学区分与对待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古文论的“失语”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几乎全面“失语”这一事实的一部分。但既定条件下的客观必然性,并不等于现实合理性,笔者决不是笼统否定传统文化及古文论在当代“复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