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①

  图书馆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网络条件。1998年,在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联通全国各主要计算机信息网络,建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网上导航、网上读书和书目检索等内容丰富的电子信息服务。自2000年开始,在馆域网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了馆域网二期的扩建升级工作,建立了存储局域网(SAN),实施了网络安全一期方案建设工作,全馆范围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使自动化、网络化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10月,正式使用ALEPH500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加工、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规范控制等项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为迈入世界先进图书馆行列奠定了基础。

  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使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从1995年起,图书馆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立项。2008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向读者开放,国家数字图书馆也投入运行,建成的数字资源总量已超过200TB,其中自建数字资源总量达130TB。同时,免费开放无版权数字资源,并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电子政务外网、卫星、光盘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服务。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认识的接续和深化。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中国白话小说原出於佛教讲经。唐代佛教与俗讲之关系问题,前贤多有发明,如

本文则稍异其趣。窃以为佛教由讲经向俗讲的流变,非特西来佛学传播方式本身特点,亦与中土儒、道影响,尤其是三教竞争之动态大环境攸关,似有未经道出者。谨拈出“三教论衡”一题,略陈鄙见,弄斧班门,以为谈助云尔。 一..

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古文论精华“复语”目标:中国特色社科文论与人文文论建设

似乎是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古文论“复语”的具体目标上来了。对古文论精华“复语”努力的重点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但“复语”后以怎样的理论形态存在呢?或者我们要以古文论中宝贵的理论资源建构怎样的现代文..

当代文化建设基点;科学区分与对待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古文论的“失语”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几乎全面“失语”这一事实的一部分。但既定条件下的客观必然性,并不等于现实合理性,笔者决不是笼统否定传统文化及古文论在当代“复语”的必要性..

本着本土经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的构想

  (一)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本土经验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是发展民族文学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本土经验,而应本着动态发展的意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隐藏在本土经验里美的元素,从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