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①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又译《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的书名,出自这部故事集的引子。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编者和成书过程

  《一千零一夜》的最初编者已难考证。根据故事内容和叙述方式、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及贯穿全书的民族精神和宗教氛围,多数学者认为它出自阿拉伯人特别是埃及人之手。据载,10世纪中叶,巴格达作家哲海什雅里从当时流传的各类故事中选取1000个故事,每个故事为一回,一回称一夜。他只写到480夜就因逝世而中断。这可能是阿拉伯人编纂《一千零一夜》一类故事的最初尝试。以后又有许多作家从事编纂,及至11、12世纪,随着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埃及,又加进了不少埃及故事。据埃及历史学家马格利齐(1364~1442)记载 ,一个生于法帖梅王朝阿迪德哈里发时期、被称作古尔蒂人的埃及文学史家,第一次使用《一千零一夜》这个书名 ,在此之前人们只称作《一千夜》。在一百或一千之后加上一,极言其多,符合阿拉伯语言习惯。

  这部作品的故事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波斯和印度。有学者指出,波斯故事集可能源出于印度,原文为梵文,后译为古波斯文(巴列维文),最后才译成阿拉伯文。二是来自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朝时期流行的故事,特别是哈伦·拉希德和麦蒙两位哈里发当政时期的故事。三是埃及麦马立克朝流传的故事。大致可以估计,《一千零一夜》成书的上限,即它的早期手抄本开始流传的时期,约在公元8、9世纪之交,即中国史籍称作黑衣大食的阿拔斯朝前期;成书的下限,人们根据故事集内容的增补、衍生、变异,各种手抄本的比较,认为到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才在埃及基本定型。此时阿拉伯帝国灭亡已有300多年了。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作品以它丰富的题材 ,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用斑斓的色彩、逼真的形象、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各阶层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主要思想内容是:歌颂人类的智慧和勇敢,反映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扬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描写善良的人们对恶势力的斗争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揭露社会的黑暗腐败,谴责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性和昏庸无道。当然,书中所收的民间故事,在文人学士改编过程中常常混杂进不少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有的故事充满说教,宣扬宿命论,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的故事美化统治者,歌颂金钱万能;有的故事诬蔑妇女,丑化奴隶,等等。这些不健康的故事和情节,有损于作品的思想价值。但作品中多数故事则是健康而有教益的。《巴格达窃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渔翁的故事》、《死神的故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全书以浪漫主义为主 ,并把现实成分和幻想成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绚丽的色彩、奇妙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大胆的夸张、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使这部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由于它打破传统束缚,使用了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在故事中穿插大量诗歌、谚语,开辟了阿拉伯大众文学的道路,在阿拉伯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不过,作为民间文学作品,也不同程度的有结构松散、故事雷同、语言刻板等不足。

版本

  故事集经过印度、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地长达数百年的传播,逐步编定,形成各种手抄本。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奈比亚·阿波托教授,在埃及古代书籍里发现了两页《一千零一夜》抄本残篇,经鉴定为9世纪的抄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抄本 。在伊斯坦布尔发现过13、14 世纪的抄本残篇。此外,在巴格达、阿勒颇、撒马尔罕、突尼斯等地也都有发现,只是年代较晚,多为15~18世纪抄本。这些抄本的故事大致相同,但内容常有出入,篇幅也不尽相同。18世纪初 ,法国人加朗根据叙利亚抄本首次把《一千零一夜》译成法文出版,以后在欧洲出现了各种文字的转译本和新译本,使作品轰动欧洲,掀起了东方热。1814~1818年,也门谢赫主持发行了第一部阿拉伯文印本,即加尔各答头版本;之后,德国东方学家哈比希特根据突尼斯抄本印行了12卷本(后4卷为弗兰希尔续印),称博尔斯伦本。1835年开罗发行了官方订正本布拉克本,被公认为原文印本中的善本,许多阿拉伯本子和外文译本都以此版本为依据。《阿拉丁和神灯》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都未收入这一原文版本。

影响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各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高尔基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对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有广泛影响。大约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就已传到欧洲。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莱辛的《智者纳旦》等名著,以及欧洲的音乐、绘画等,直接或间接受到它的影响。阿拉伯不少诗人作家,如塔哈·侯 赛因、陶菲格·哈基姆等,受它的某些故事启示,改编或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1900年周桂笙在《新庵谐译》中作过介绍。1903年出版的《海上述奇》(无锡钱楷重印)和1904年出版的《侠女奴》(萍云女士即周作人译),介绍了辛伯达和阿里巴巴两个故事,是中国最早的《一千零一夜》故事选译本。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奚若的4卷文言文译本 ,是从英文本选译的,包括了50个故事。30、40年代,出现过多种白话文译本,其中有纳训首次由阿拉伯原文译出的部分故事。1957、1958年出版纳训选译的3卷本,包括86个故事,在读者中影响较大。从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纳训译的全译本。

为您推荐

魏克拉玛辛诃,M.①

  魏克拉玛辛诃(1891~1976;Wickramasinghe,Martin),斯里兰卡作家。生于南方省科格拉地区小康人家。青少年时刻苦自学,掌握了僧加罗语、梵语、英语和巴利语。先后任僧加罗文《太阳报》、《宝石报》主编。1946年后专事写作。..

穆太奈比①

  穆太奈比(915~965),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原名艾哈迈德·本·侯赛因,号艾布·泰伊卜。生于伊拉克的库法,965年在由波斯回巴格达路上遭伏击而死。出身贫苦,少年时代与游牧人一起生活,善剑、骑术。曾想以诗歌求取功名,不遂..

波斯古经①

  波斯古经,(英语:Avesta),古代伊朗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的根本经典。音译《阿维斯陀》,原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 内容  最早编于公元前4世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时遭到焚毁,仅存1卷。3世..

苏尔达斯①

杜勒西达斯①

  杜勒西达斯,印度印地语诗人。 经历  据传出生于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附近农村的婆罗门家庭,卒于贝拿勒斯河畔。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行乞为生。15岁时被人收养,随师父在贝拿勒斯学习梵文和宗教经典,聆听师父讲毗湿奴..

克里山钱达尔①

  克里山钱达尔(1914~1977;Krishanchandar),印度乌尔都语作家。生于拉合尔一印度教家庭,父在克什米尔行医。童年和青年多在克什米尔度过。1937年获拉合尔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1937年末到《信使》、《北方评论》等刊物任编..

阿基兰①

  阿基兰,(1922~ ;Akilan),印度泰米尔语作家。本名阿基拉达姆。生于马德拉斯邦农村。193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穷人》。1945年因参加民族解放斗争被捕入狱。1946~1958年在铁路邮政部门当职员。1958年开始专业创作。1966..